当前位置: 首页 » 婴童架构 » 三六岁幼儿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孩子抗拒上学父母可以这样引导_会有-上学-父母-孩子-



核心提示:孩子抗拒上学,父母可以这样引导东赫目前小学二年级,去年秋天开始一到上学时间就说肚子痛的,常常向学校请病假,但是去医院检查都说没有任何问题,就算在学校也常常因为肚子痛得到保健室休息的讯息。一年级时都没有这些问题,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这样,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像东赫这样的孩子很多,对父母来说很忧心,有时用尽各种方法如拜托、安抚甚至责骂,但是孩子的情况还是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更严重。这时候,先决条件是要先了解孩子为什么觉得学校可怕、不喜欢去学校的原

原题:孩子抗拒上学,父母可以这样引导
词频:孩子,学校,会有,父母,原因,时间,上学,习惯,老师,情况,阅读,朋友,同理,遵守,寻求,也能


孩子抗拒上学,父母可以这样引导

东赫目前小学二年级,去年秋天开始一到上学时间就说肚子痛的,常常向学校请病假,但是去医院检查都说没有任何问题,就算在学校也常常因为肚子痛得到保健室休息的讯息。一年级时都没有这些问题,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这样,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像东赫这样的孩子很多,对父母来说很忧心,有时用尽各种方法如拜托、安抚甚至责骂,但是孩子的情况还是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更严重。这时候,先决条件是要先了解孩子为什么觉得学校可怕、不喜欢去学校的原因,孩子不喜欢上学的原因很多,可能是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可能是课业跟不上,这时也可寻求班导师的协助。

孩子刚上一年级时,可能会有适应不良等短暂不想上学的情况,但是像东赫这样一年级还没有任何问题的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不能视为短暂的适应不良,应该要详细探知真正的原因。不论是课业低潮或是人际关系,最近因为这些问题压力大不敢去学校的孩子越来越多,刚进小学时,还留有幼儿园的氛围,而今却完全不同,导致适应困难的孩子比比皆是。不喜欢中午用餐时间,不但要硬逼自己快速吃完饭、还要吃自己不喜欢的菜,还不能有剩。也有可能是害怕比自己块头高的同学等,孩子拒绝上学的原因,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是小事,或是觉得很幼稚的情况颇多,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很苦恼的问题根源。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不同个性的孩子相遇,产生问题的情况如同大人生活的世界一般,孩子所感受到的不安与混乱也不是一两句就能解决的。在学校,身为学生的孩子必须遵守规则,觉得规则很烦闷而不喜欢去学校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父母为孩子明定用餐时间、作业时间、看电视时间、睡觉时间等,也是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则。下面九项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学校生活要诀:

① 同理孩子的不安与恐惧

如果无法同理孩子的心,孩子的心也会更加封闭,对于吵着不愿意去学校的孩子,父母可以这样说:「突然改变环境,妈妈也会无法适应,宝贝你记得刚进幼儿园的模样吗?后来是不是也很开心呢?所以你一定没有问题的,妈妈跟老师都会帮你的喔!」

② 让孩子认知到学校是个有趣的地方

刚开始唸书时,可能会有排斥,但是认真过后发挥了实力,获得成就感后就会不同。老师为了课程进度,难免会有责骂的行为,也要让孩子知道并理解老师严格的原因。

③ 该遵守的就要求孩子遵守

新入学或是每升上一个年级,都会有新的规则或秩序,对孩子来说要适应新环境的规矩,都需要详细说明其理由,如此一来,虽然觉得很烦琐,但是也会因为安全与方便而愿意遵守。

④ 订立规律的生活作息

为了让脑部可以灵活发达,早起的习惯是必须的,因此不要太晚睡。早起也可以让一天的开始不过于匆忙,也才不会感到负担。

⑤ 与孩子深度对话

是不是有欺负朋友的事情,有没有比较亲近的朋友。因为和妈妈分开,严重感到不安,因此觉得学校很痛苦的孩子,以及不适应唸书跟上课的孩子不少。

倾听孩子的话,给予适当的同理心,不要觉得孩子不应该这样或是单方面地寻求对策,可以先跟孩子说「真的很辛苦!」,与孩子来一场深度的亲子沟通时间。

⑥ 训练孩子自信表达自己的意见

与朋友或是老师沟通的能力可以透过训练达成,训练孩子完整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⑦ 引导快乐融入上课时间

小学的上课时间通常都是四十分钟至五十分钟,但是也有孩子无法忍受,甚至感到漫长。而唸书不应该是强迫,应该先把「上课很愉快」的想法深植孩子内心,因此在课程开始前,可以采用课前活动让孩子感受到乐趣,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相关能力。

⑧ 多阅读,培养爱唸书的习惯

从小喜欢阅读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持续,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多陪伴一同阅读,平时也让孩子看见父母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习惯阅读的环境。阅读不仅仅可以养成唸书习惯,也能培养思考与组织能力,充实与他人对话的深度。

⑨ 寻求老师的协助

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在同侪朋友前称赞他。孩子依据每周计划的事先预习,也会让孩子对于学习充满兴趣,也更容易拥有自信感。

孩子不喜欢去学校的原因很多,缺乏自信、社会化不足、学习倦怠、朋友发生冲突等都可能是原因。除此之外,有可能是语言或认知有问题,如果仍然没有改善,就需要寻求专业机构的协助,进一步确认孩子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