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童架构 » 一三岁婴幼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到底经历了啥?_喝水-幼儿园-家长-孩子-



核心提示:身边总有家长抱怨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之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在幼儿园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上了小学第一个月居然尿裤子好几次,回到家问他今天布置的作业是什么,结果一问三不知,好几次搂不住心里的火气想“吼娃”。其实很多家长忽视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具有很多不同设置,而且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处于不同阶段。上厕所小朋友在幼儿园随时都可以上厕所,老师也会根据每个小朋友的状况询问是否需要排便。然而到了小学只能在课间上厕所,特别是只有课间宝贵的十分钟玩耍,很多小朋

原题: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到底经历了啥?
词频:孩子,家长,幼儿园,时间,喝水,课间,学习,老师,妙招,尿裤子,写作业,习惯,上厕所,厕所,上课,态度


身边总有家长抱怨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之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在幼儿园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上了小学第一个月居然尿裤子好几次,回到家问他今天布置的作业是什么,结果一问三不知,好几次搂不住心里的火气想“吼娃”。其实很多家长忽视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具有很多不同设置,而且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处于不同阶段。

上厕所

小朋友在幼儿园随时都可以上厕所,老师也会根据每个小朋友的状况询问是否需要排便。

然而到了小学只能在课间上厕所,特别是只有课间宝贵的十分钟玩耍,很多小朋友贪玩就忘了去厕所,或者有的小朋友胆子小不敢举手跟老师说,就会出现尿裤子的情况。

小妙招儿:

1.上学前跟孩子反复强调:下课十分钟先去厕所再玩。

2.如果在课堂上想去厕所,不要强迫孩子憋着,要勇敢地举手跟老师说。总憋尿时间久了很容易得急性肾炎。

3.如果孩子尿了裤子,千万千万千万不要责骂孩子。父母的训斥,同学的嘲笑会让孩子在心里一直放不下尿裤子这件事,久而久之就会很自卑。在心里不停告诉自己“别尿裤子,别尿裤子”,造成极大的心里压力大,越想控制,反倒越控制不住,演变成了一种心理暗示,结果会导致更频繁地尿裤子。

喝水

在幼儿园除了有固定的喝水时间,小朋友想喝水了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需求。

在小学,喝水只能在课间,课堂上是不允许喝水的。所以经常有小朋友一整天都不喝一口水。

小妙招儿:

1.家长把孩子接回家之后可以询问当天喝水的情况和没有喝水的原因。

2.家长可以给孩子带一点有味道的水,也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个他非常心仪的水壶,这样孩子在课间就有动力向同学炫耀自己“好喝的水”和“漂亮水壶”,水自然而然就喝了。

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每个班级除了配备主班老师、副班老师,还有生活老师,幼儿园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难会及时得到帮助。而进入小学之后就都得靠自己,如果自理能力差些,势必会影响学习。

小提示:

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家长需要早早“提起这根弦儿”,孩子自己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处理,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

写作业


幼儿园不会布置作业,但是小学是有作业的。进入小学之后孩子没有“写作业”的概念,结果就是写得拖拖拉拉,作业质量也不好。

小妙招儿:

1.家长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作息时间,几点写作业,几点玩,玩是孩子的天性,你要是想让他下学后老老实实坐在桌子前几个小时写作业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如顺应孩子的天性,把游戏时间也算到作息表里,让孩子自己决定时间安排,家长控制玩的时间。

2.同时家长要和孩子制定奖惩措施,如果孩子严格按照作息时间安排学习和游戏,就给孩子相应的奖励,反之就施行惩罚措施,但是这个惩罚措施必须是事先跟孩子达成一致的,不能家长单方面规定。

上课


幼儿园每节课的时间是20-30分钟,而且是游戏为主,在玩中学,将教育教学的内容融合在活动中,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引导孩子积极地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小学每节课是40分钟左右,小学教育教学有明确严格的学科界限,每个学科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考核体系,有统一的教材读物,基本的学习活动是上课。通过老师的教学和引导来让学生学习课堂规范、行为规范,大量不熟悉的符号:拼音、汉字、数学符号等。课堂的知识容量大,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特点也比较明显。

小妙招儿:

1.很多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适应不了小学的上课节奏,所以在入学前填鸭式地教孩子识字数数背乘法口诀,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很担心孩子的成绩不优秀,对习惯的养成反倒没那么在意。但是大量事实表明,良好的习惯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第一步。

2.刚刚进入小学这段时间,家长多花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很重要。孩子有任何情绪家长能及时感受到,从而帮助他尽快解决,不会一直积聚在孩子心里。家长陪伴在一边也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比如坐姿和握笔姿势不对,对待作业的态度,专注力和思考习惯,孩子学习的细节家长是能够看出来的。家长对待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态度也会影响孩子的态度。

3.这个阶段切忌把追求成绩错误地表现为要孩子当第一名,更不该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重要性。家长要帮孩子铺设一条自信、乐观的道路,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现”,形成自我驱动力,为以后漫长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