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曾是熊孩子的周鸿祎,想象力却被“散养”保留下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北京11月17日电(上官云)“目前,互联网领域我关注的重点依然是网络安全。”近日,360集团创始人兼CEO周鸿祎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分享了撰写新书《颠覆者:周鸿祎自传》的原因,并谈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读书带来的帮助。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周鸿祎也曾是个“熊孩子”,被老师点名字、罚站……他说,当时倒没觉得尴尬和伤心,这大概与自己的大院生活有关,“儿时成长环境属于典型的‘散养’,可以说天性得到了极大释放”。
  不难想到,正是“散养式”成长,最大限度保留了周鸿祎的想象力,而这正是创新最需要的,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曾是“熊孩子” “要做电脑软件开发者”
  周鸿祎出生于1970年,在郑州一个大院里长大,父母是事业单位职员。他回忆,小时候自己是个标准的“熊孩子”:上课说话、做小动作……被老师点名字、叫到教室前面罚站成了家常便饭。
  “被老师批评,印象中没觉得尴尬或伤心,这应该和我的大院生活有很大关系。”周鸿祎形容,儿时的成长环境属于典型的“散养”,行动、想象力都不受束缚,“可以说天性得到了极大释放”。
  “散养式”成长,最大限度保留了周鸿祎的想象力,而这正是创新最需要的,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另外,周鸿祎还喜欢阅读。正如他在新书中所写到的那样:“回想童年时代,调皮捣蛋爱挑事和海量阅读爱文章,看上去格格不入的两件事,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发生在我身上。”
  15岁时,周鸿祎第一次读到了《少儿计算机报》。在高二一次班会上,他走上讲台,面对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理想:“这辈子就要做一个电脑软件的开发者。”
  后来,周鸿祎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从读研期间销售“反病du”卡开始,他依靠出色的创造力一路奋斗,直到成为360集团CEO,当年的“熊孩子”逆袭了。 
  周鸿祎承认,是读书给他带来了很多帮助,“我还是挺喜欢看书,范围没那么固定。像《定位》、《创新者的窘境》都激发了我很多思考,也让我学习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在公司发展上,这些书的影响非常大。”
  执笔写自传 仍关注网络安全
  2017年11月,周鸿祎与范海涛合著的《颠覆者:周鸿祎自传》正式上市。新书出版前后,曾有不少人问过周鸿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自传。周鸿祎解释:“大家看过书可能会发现,我这二十年的互联网从业创业历史,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想通过这本书把一些东西比较全面的展现给大家看看,让大家多角度地了解一下。”
  书里,周鸿祎记录了童年往事、求学之路以及进入互联网行业后摸爬滚打的的经历。
  由于工作很忙,整本书花了三年多时间才完成,期间,周鸿祎断断续续回忆了过去的一些事情,很多都印象十分深刻。比如,当年360决定实行“杀du软件免费”的时候。
  “内心肯定有挣扎,面对直接牺牲每年两三个亿的收入,代价很大,包括和我的投资人,都有过很多沟通。”周鸿祎回忆,虽然自己那时内心比较坚定,但对未来还是有担心,“说不挣扎都是假的”。
  周鸿祎觉得,当时的做法属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技术大变革的时代,技术变革实际上就是用新技术颠覆以往的技术,这样才能让新一代的事物逐渐超越上一代”。
  “我现在关注的重点依然是网络安全。互联网诞生到现在,其实已经和水电空气一样成为必不可少的社会运行的基础元素,因此网络安全影响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今年5月份的勒索病du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病du爆发之后影响的不仅仅是电脑本身,而是涉及到医院、银行、电力、通信以及交通等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因此,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从线上影响到线下,“全球网络安全逐渐进入到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产业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甚至人身安全的‘大安全时代’”。(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