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林白回应"注水"事件:散文体小说是创作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著名女作家林白本月出版其最新小说《致一九七五》,34万字的原稿中,前言竟长达17万字,林白最后不得不将前言改为上部才得以出版。针对媒体对其小说前言有“注水”骗稿费之嫌的质疑,林白近日正面回应,称“我没有骗稿费,散文体小说是创作趋势。” 

  林白表示,《致一九七五》是她酝酿时间最长、写得最累最久的一部作品,10年间数易其稿。1998年,林白回到家乡广西,触动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记忆。回京后即着手写作《致一九七五》,写了10多万字后搁笔。2005年9月,她在武汉重新开始写作该书,并于2007年在京完成。 

  林白称《致一九七五》的前半部分用的是散文笔法,完全靠情绪和细节把它贯穿起来。在一些评论家和习惯常规阅读的读者看来,《致一九七五》也许在文学的“斜路”上走得有点远了。

  有读者在网上发帖称,《致一九七五》“打着小说的旗号,却硬生生塞进17万字的散文”。有读者称,17万字的“上部”挑战读者的阅读承受力,“我读到6万字就被迫放弃,这样冗长的描写,将读者逼到了一个死角,除了逃跑,无路可去”。 

  对此,作家李洱认为判断作品的优劣应该是以作品本身的品质,而不是以作品是否符合传统写作模式而定,更不应该因为作品前言过长而作为“棒喝”创新者的借口。《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也表示,对于小说前言的字数并没有金科玉律的规定,艺术家有权不按常理出牌,作家在前言上异于常规的做法并不是一个涉及道德等重大原则的问题,因而读者不必恐慌。 

  林白则认为,作家要表达的是对整个生活的想法,小说写作的道路是多种的。比如,《红楼梦》塑造人物和讲故事非常成功,但不能据此就说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不是一条创作道路。林白说,她个人一直不太喜欢那种从起点到终点、强调高潮和结局的单线条写作路线,她认为散文化的小说应该是未来小说创作的一条宽广道路。(记者 桂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