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王翔浅: 梦想在音乐剧中绽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正月初八,上海在暮冬里放晴。王翔浅从北京赶到上海,走进排练厅时,带着春暖花开一般的热情。年轻姣好的演员们已经精神抖擞悉数到位,热气腾腾地开始热身与练声。3月头上,翔浅担任制作人的家庭音乐剧《想变成人的猫》,于上海兰心大戏院开始为期一个月、共32场的驻场演出,这在国内的音乐剧演出史上,也是一个值得书写的历程。
  音乐剧特有的歌舞蓬勃的丰盛气氛里,王翔浅目光温暖地注视着演员们,看他们从自身走进角色,以各自的才华演绎剧中的另一番人生。而有着丰富经历的她,人生也像一场戏。坚韧,执著,满腔兴致勃勃的理想,于戏剧一行,尤其是音乐剧领域,在制作人、研究者、编剧、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等角色之间,流利变身,频频出彩。层层递进之处,是梦想的冉冉绽放。
  青春里 推开北京人艺的一扇门
  1990年,读中文系的北京女生王翔浅,梦想是做一名记者,闯荡天涯,激扬文字,等老了,有一肚子的故事写回忆录。偏偏那一年,她遇见了北京人艺。当年人艺第一批招收大学毕业生从事文职工作,王翔浅有幸被选中,而北京人艺提供给她的工作岗位是资料整理。天性不喜欢平铺直叙一眼看尽的人生,王翔浅带着记者梦来向人艺告别。临行前,走过那幢半旧大楼的一层,一扇微启的大门却让她驻了脚步。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吸引了她,她至今形容不出来。那是北京人艺排练厅的大门,当时,排练厅里正在进行话剧《田野……田野……》的联排。
  推开那扇门,王翔浅在里面一坐就是两个小时,之后不假思索地冲出排练厅,跑回四层的房间,对之前刚刚谈过话的长者请求,希望能把她留下来。意想不到的曲折是,她两个小时之前辞谢的工作,此刻人艺已经录用了另一位大学生。一旦被戏剧的魔力倾倒,这个女孩子心里头的韧劲被激了上来,恳请人艺增加一个在排练厅工作的名额行不行。王翔浅被领到院长办公室。那是她第一次见到于是之先生。是之先生微笑着听完她的诉求,当场特批了一个场记名额,录用了这个曾经彷徨、却被舞台瞬间点化的年轻人,为她打开了戏剧的大门。
  翔浅在人艺工作了两年,跟过英若诚、朱旭、朱琳这些老前辈的戏,上过《李白》的舞台做舞蹈群众。两年似乎是弹指一挥间的片刻,而这个学习劲头十足的女孩子,却在此地如饥似渴地饱啖了戏剧的营养。老院长于是之先生故世的2013年,翔浅写过一篇回忆文字,写她记得最深邃的一件小事,是很多年前在人艺的食堂门口,那日因为排戏晚了,到食堂窗口一望,黑板上的菜单只剩了两毛钱一份的“蒿子秆”,正想du气不吃了,回身却看见于是之先生正认认真真地排在队尾。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和院长,吃苦耐劳毫无怨言,翔浅的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她说,自此,工作和生活里一旦有不满或抱怨,都会想起认真排在人艺食堂队尾的是之先生,那种力量,让她无事不能释怀。
  为追随一份热烈的个人感情,1992年,翔浅在青春年华里从人艺赴日本修读戏剧硕士。生活环境的骤变,让她遍尝了求学、求职、求生存的酸甜苦辣,在奇迹般成为三胞胎的母亲后,更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儿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在东京并没有合适的机会让她重新走进剧团,她不急不躁,静心操持生活,以一本纪实文学《东瀛告白》传递给读者:“只要心境是明快的,在哪儿都有明快的生活。”在日本出版社工作的8年里,她像海绵吸水一般看戏,每当人艺来日本演出,更是她的节日一般。在忙碌的生活里,只有她知道,戏剧仍然是她生活里的一道光,心中的一团火。
  而立时
  一次采访铸就的梦想
  翔浅性情爽朗,容貌清正,绝不张扬。可是于人群中,往往一眼就跳脱出来,不为别的,为她一身衣服,总是毅然决然地与众不同。翔浅说,在东京,她隔三差五,就要找间印度铺子钻进去,把自己熏一熏,印度人那种明丽饱满奔腾的色彩,对她是一种浑身一震的强心剂。有时琳琅一身,搁别人身上,恐怕闹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到了翔浅这里,却极是和谐妥帖,还响亮,还有滋有味,还独树一帜,有点像肖斯塔科维奇铿锵的交响乐。小时候看印度电影《大篷车》,她是一口气可以连看9遍的。衣饰,常常透露一个人所有的性格底牌。外貌文静安然的王翔浅,内心其实颇多狂野,色彩无穷,精力弥满,梦想多姿多彩。
  如此性格的女子,而立之后在东京终于遇到了一部震撼她的演出——日本四季剧团上演的音乐剧《妈妈咪呀》。音乐剧那种丰盛饱满、群情激越,那种不遗余力全方位震动观众的手段,一箭穿心地迷醉了王翔浅。原来,世界上还有如此迷人的艺术形式,如此动人的戏剧力量。数年之后,当北京的《zhongguo戏剧》杂志,约请她帮忙写一位日本的戏剧人物专访,她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浅利庆太的名字,此人就是日本音乐剧领域最权威的四季剧团的灵魂人物。
  为了奔赴这样一次人物采访,四季剧团给翔浅提供的,只有区区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她却扑进图书馆,查阅了一个礼拜的资料,准备了扎实的采访提纲。攻读东京学艺大学戏剧硕士期间打下的戏剧基础,对音乐剧的好奇与迷恋,让王翔浅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有意思的是,采访当日,浅利庆太不是一个人出现的,而是伴随着满满一屋子的四季剧团的各种同事、各阶层的管理人员、四季剧团内的zhongguo籍演员等。赫然遇上如此殊异的采访场面,王翔浅并不怯场,她全神贯注,依循着事先充分准备下来的采访提纲,对浅利庆太做了深入有效的访谈。浅利谈得投机,一再取消后面的事项安排,将一个小时的采访,绵延至两个半小时。
  席间,浅利庆太深情谈及他对zhongguo的情怀,以及希望在zhongguo实现的两个梦想:一是与zhongguo最顶级的话剧团北京人艺合作;一是四季剧团在籍的zhongguo演员有朝一日能用母语在zhongguo演出四季的经典音乐剧。王翔浅恍然明白浅利先生唤来这一屋子人旁听采访的意义,梦想是要反复强调的,同时她也怦然心动,继而热血奔涌,好似多年前在人艺茅塞顿开时的热望:这两个梦想,她是有能力实现的。
  访谈结束,当年已经71岁的浅利,兴致盎然地反过来问翔浅:你是谁?你从哪里冒出来的?你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你又懂戏剧又说这么好的日文?翔浅如实奉告,她当时正在搬家,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结束在东京12年的生活,甚至放弃在日本出版社的优越工作,回北京去,那里有她的宝贝们——三胞胎的儿子。另一个原因,就是她不想继续在日本已经四平八稳的生活,一眼看到头的人生坦途,对这个内心活跃的女子,完全没有吸引力,她不惜从头开始白手起家,也要破一破人生的困局。
  浅利听完,立刻讲,那我现在就做两个决定:第一个,聘请你,做我们四季剧团驻北京的代表;第二个,安排你,把四季剧团在日本全国的演出,都看一遍。
  从此,王翔浅与音乐剧、与四季剧团的因缘,一发不可收。
  逾不惑 在舞台下搭起一座桥
  翔浅有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好名字,女孩子取这么个名字,格局尤其的大,在她那一代60年代出生的女孩子里,十分醒目。伊人气质,跟这个名字,还格外地合拍。认识翔浅将近30年,她那种拿得起放得下,一股狠劲追到根,咬着牙关能熬到天荒地老的大开大合,不要说女子,连男人都不见得带全了来。这种劲头里,翔浅贡献给我们的,是一本20万字的音乐剧专著——《艺术与经营的奇迹——浅利庆太和他的四季剧团》。
  2004年,回到阔别12年的故乡北京,翔浅很快进入角色,成为日本四季剧团驻zhongguo代表,曾经带领北京人艺、zhongguo文联、北京儿艺等各种国内艺术团体,赴日本考察四季剧团的艺术和经营;竭力促成过北京人艺与四季剧团的话剧合作,由浅利庆太执导两国演员,同时上演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的中文版和日文版。在中日文化交流的事业上,奋力奔跑了近十年,翔浅遇过很多的zhongguo同行,告诉她,数天数夜的考察,他们还没有看透和看够四季剧团的经验,留下种种遗憾。听多了这一类的意见,翔浅萌生了一个念头,干脆来写一本书,把四季剧团研究个透彻。为这么一个执念,她又开始了一场拼脑筋拼体力拼意志力的长跑,而且,是转到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跑道上去,从一个文化交流使者变身音乐剧研究专家。
  2010年9月,三胞胎儿子初中开学的当日,翔浅在书房开工了。20万字的专著,她至少看了100万字的资料,专程到日本跟过大篷车式的巡演,访过包括浅利先生在内的四季剧团方方面面的人物。家里一间榻榻米的房间,铺满了她的资料,一本书分九章,她买了九种颜色的标签纸,贴得一片琳琅。有趣的是,书出版之后相当轰动,剧作家史航在他的说书节目里,连说了三期,打破他说书的纪录。翔浅看到,史航在阅读和推荐她的书时,也贴了各色标签纸,他的标签纸竟然那么巧,跟自己当时写书时用的是同一种。如此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勾起翔浅无穷感慨,回想起自己整整两年埋头写作时,每写完一个章节,必来一场高烧的虚脱,那份感慨就深邃了。
  浅利庆太领航的四季剧团,在日本,乃至世界,都是一个传奇——靠一个兼具艺术和经营双重天才的人物强势与大胆的掌控,造就了日本音乐剧的神话,改变一个民族的艺术欣赏版图。翔浅说,这样的天才,一百年不知能不能出一个。日本政府每年资助给艺术团体的经费是16亿日元,而四季剧团作为一个完全民营的剧团,不仅不要国家一分钱的补助,反而每年向国家纳税20亿日元。这个亚洲最大的演出团体,历经60年的成长磨砺,如今每年票房收入高达16亿人民币,占据日本全国票房的六分之一。翔浅的这本书,不是简单地提供读者一堆令人眼热的惊人数据,而是深入细腻地钻研了大量四季剧团的特殊经验,比如,如何引入美国音乐剧的版权;如何建造自己的专用剧场无限期地公演;如何制定票价;大批高质量的演员从哪里来并且如何保持水平;甚至音乐剧专用剧场的厕所如何设置……举一个例子:浅利庆太在制定票价时一直有一个宗旨,最高票价不能高过一个大学毕业生第一年月工资的1/20,而最低票价,仅仅相当于普通人三四个小时的工资。而如何让这种票价体系能够稳稳站住,其中的经营之道,这本书剖析得极为到位。更重要的,是它写出了戏剧人的精神,感动和激励了行走在戏剧道路上和创业中的人们。“它一面上扬精神上的斗志和信念,一面记录下匍匐在地的所作所为,虔诚而勤恳。”评论家如是说。
  书一出版,并没有宣传,就在戏剧圈内悄悄火了。有的文化公司买50册,送给所有管理层包括股东;有的艺术团体把它作为招聘职员和演员面试之前的必读书;自掏腰包买个10本20本到处送同行的,更是不在话下。翔浅带着这本书,亦去了很多研究部门、大学,与各种人士交流。最有意思的是浅利庆太自己——老爷子看到书,高兴不已,称,日本都没有人写过这么一本有水平有质量的四季剧团的书。
  因为这本书的影响,翔浅知道,她实现另一个梦想的时机逐渐成熟了。
  十四五年前,翔浅第一次带着三胞胎儿子们,在东京的四季剧场观看《狮子王》。让翔浅深受刺激的,是剧场里大量低龄的日本小观众,很多是比自己刚刚读小一的儿子们更年幼的孩子。日本娃娃是从小看《狮子王》长大的,与我们国内的孩子们在看大量国内幼稚的儿童剧相比,艺术气质和基础差距巨大。那样一种刺痛,一直埋在翔浅的心底。多年之后,这个总喜欢变换角色的女子,终于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四季欢歌,开始尝试从日本四季剧团引进音乐剧版权,贡献给zhongguo的舞台和观众。
  四季剧团60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翔浅首先看中的,就是他们的家庭音乐剧系列。那些歌颂友情、讲述宽容、鼓励勇气、赞美爱的音乐剧,四季拥有原创版权的,不下40部。翔浅说,那是四季剧目里的一条珍珠项链,一颗一颗,都是宝贝。经过缜密的版权谈判,翔浅拿下了第一部剧《想变成人的猫》的剧本和音乐的版权,寻找合作伙伴,在全国招考演员,组建剧组,聘请日本的编舞,重新设计服装,设计舞台和道具,历经万种辛苦,三年的筹备,首演于北京保利剧院。2017年,《想变成人的猫》完成60余场全国巡演。由于良好的口碑,达成今年3月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驻场演出一个月。高歌猛进之中,其实饱含着翔浅钻研学习日本四季的经验成果,包括与四季同事10年的并肩共事,包括字字句句琢磨出来的20万字的四季奇迹书。人生每一步,都不是白走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想变成人的猫》中几位主要演员,都是从日本四季剧团回国的优秀演员。这正是翔浅首次接触四季剧团当天,根植于心13年的梦想——汇集从四季剧团回国的zhongguo演员,用中文上演四季剧团的经典音乐剧。今年33岁的男一号李响,曾经在日本四季的舞台上,主演《狮子王》中的辛巴一角,连演1000场。当翔浅打电话给回到zhongguo的李响,商请他能不能来演《想变成人的猫》,李响在电话里爽朗地承诺,虽然我没有演过这个戏,但是,既然这是四季剧团的戏,我就有责任把它演好。一句话,把翔浅感动得热泪盈眶。
  知天命 变化在行走的路上
  翔浅有一个特异功能——能把她工作过的地方,都变成一个家园。北京人艺,成了她的娘家;四季剧团,成了她的婆家;而她自己的剧组,我采访时听过不止一个剧组成员跟我讲,咱们组,跟家似的,特好。一位老演员,宁愿只拿在其它剧组一半的报酬,高高兴兴地留在《想变成人的猫》这个大家庭,“因为我太享受剧组的氛围,太享受每次演出结束时候的谢幕,观众们不愿意离场的欢呼,是我作为演员,最好的报酬。”他说。
  此次在zhongguo上演家庭音乐剧《想变成人的猫》,是四季剧团首次将演出版权授予zhongguo。有趣的是,2017年4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四季剧团的新任社长吉田先生在致辞时说,他现在是嫁女儿的心情,自己一手培养的女儿,嫁到zhongguo后水土服与不服,两个月后他会再来探亲。6月北京首演结束当天的庆功宴上,吉田先生说,他欣慰地看到女儿嫁到zhongguo后不仅出落得这么美,而且有这么多人喜欢她,他会把其他女儿陆陆续续嫁过来。无疑,剧组的氛围,营造了家的安定感。
  翔浅说,这中间其实有过各种的难,但是做到今天,最重要的还是坚持。有些时候,她什么都可以忍,只要目标能实现,只要戏能够上演,一切都可以为此让路。
  当《想变成人的猫》全国巡演渐入佳境,三胞胎考入大学,翔浅迎来知命之年。她把一切都放下,悄悄去了南极。
  她说她常立在凛凛的船舱外,长久地看着千万年的浮冰静静滑过,放空所有的思想。而当一块巨大的冰块在她面前突然咔嚓一声断裂时,她又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今时今日,戏的诱惑仍然对翔浅充满魔力。一入行,就是千年万年身,就像这些千万年的浮冰,即便无人喝彩,最幸福的时刻,依然是追着光,变化在行走的路上。石 磊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