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抓人才促精品 激发创作活力 上海文学发展前景喜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汇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本报记者述评  (记者陈熙涵)为进一步促进上海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上海加大对文学创作的组织策划协调工作,坚持以创作项目为抓手,增强扶持力度,通过组织申报各项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实施重点创作扶持项目和签约作家制度,开展各类文学创作研讨、宣传活动等多种方法和途径,积极倡导、鼓励作家们创作反映上海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题材的文学作品。据了解,目前由作协组织策划扶持的各类文学创作项目累计已达30余部,其中有10余部作品将于近期出版。2008年的上海文学创作前景喜人。
    
    重点创作重点扶持
    
    市作协坚持把抓重点创作作为重中之重,在完善政策、增加投入、表彰奖励等方面形成配套制度,鼓励作家创作反映上海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并积极组织推介这些作品参加zhongguo作协重点创作扶持工程、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的申报,同时实施市作协重点创作项目的扶植,推动促使更多好作品诞生。
    
    作家王小鹰的长篇小说《长街行》被列入zhongguo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小说以上海的一条老街动迁改造为线索,艺术地展现了上海近三十年来巨变历程,深入思考了城市与人的主题关系。作品视野开阔,人物多彩,历经五年精心打磨,篇幅长达50万字,被认为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大气之作,即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
    
    努力抓好上海“三名”(名人、名事、名著改编)题材的创作,是上海作家近期的又一个重点。据了解,吴中杰的《鲁迅传》,孔海珠的《于伶传论》,桂兴华的长诗《城市的心跳——献给zhongguo2010年上海世博会》,张畀愚的长篇小说《新创业史》,秦文君、陈丹燕和萧萍的报告文学《汶川地震伤员在沪救治纪实》和宗福先的话剧剧本《地震》等6部作品被列入2008年度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另有胡廷楣的长篇小说《名局》、王周生的《回家》、葛红兵的《大都会》和张生的《海上星》等4部作品被列入市作协启动的重点创作扶持项目。
    
    加强人才培养选拔
    
    新世纪以来,上海文学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有所下降,尤其与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要求不相称。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市作协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打破人才体制机制壁垒,创新优秀作家的选拔制度,充分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和成长环境,满足建设文化大都市的文学人才需求。
    
    为建设一支创作阵容整齐的青年作家队伍,市作协制定推出《上海青年文学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这个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循序渐进、分批培养的人才储备建设,建立起年龄结构合理、创作门类均衡、创作活跃的青年文学人才库。对列入青年文学人才库的人员,在深入生活、扶持创作、评奖激励、宣传推介等方面进行扶持培养,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资助方法和培养措施,努力推动文学新人的脱颖而出。
    
    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是在市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由上海市作协和上海社科院合作开设。作家班尝试“投资作家”的理念,围绕人才做文章,以“引得进来、培养得出、用得好、留得住”为思路,这一培养模式受到各地关注。
    
    在上海学习期间,作家班23名学员在创作上取得较大成果。田耳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乔叶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戴来、温亚军获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卢一萍获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今年10月,作家班将迎来毕业典礼。
    
    此外,市作协还在进行对专业作家和签约作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市作协今年新增了10位签约作家,得到创作资助的10部签约项目题材、形式丰富多样。
    
    营造有利于出精品的文化环境
    
    市作协还提出,要创新有利于出精品的文化机制和服务方式,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精品创作服务体系,通过评估激励、成果转化和传播交流等机制的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文学精品的文化环境。主要措施包括:扶持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和批评文集。实施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建设原创文学数字出版中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文学的生产、服务、传播和交流方式,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文学写作者提供编辑、培养、推介、交流、数字出版等服务。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