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烟台牟子国故城遗址惨遭"毁容" 面临消亡危机(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水母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富庶的“牟子国”至今未发掘 

    今年66岁的王丙初曾经做过省市dang报通讯员,现在也还是三十里堡村的笔杆子。谈到故城,他记得以前的城墙有三四米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整大寨田时毁了不少。他说,老辈流传说故城西南部叫“西南狱”,那里以前是监狱。他们认为以为当年修建城墙时是用海水和的的泥,因为这样城墙非常结实,而且——城墙上的土整到地里后,好几年不长庄稼,这表明因为盐碱成分太高大。 

    故城没有进行过考古发掘,他说村民们整地时村民们发现过钱模、箭头、陶器和西汉的五铢钱,还有一枚带有“王重(音)”字样的铜印章,现在应该在福山区博物馆里。在东、南城墙交接处的东南角,记者看到地表有破碎的瓦片,1一厘米多厚,样子古朴,不像是现代的瓦片那般精致、那般薄。 

    说到钱模,王丙初告诉记者,说村里78岁的陶福经就捡到过。随后,他带记者赶到故城的一块菜园地,找到了正在那里修理菜园的陶福经。陶福经说自己1947年入dang,教过学,当过村干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上级三十里堡所属的福山还有人来让他看护故城,每年给他100一百元块钱,但给送了两年就拉倒了。对于故城,他印象里以前就是种庄稼的。他说抗战时候破坏了一次,整大寨田破坏了一次,现在也没有什么了。但是,当地有个说法:“古城里有眼井,能值山东半个省”。”传说当年的达官贵人曾将很多珍宝藏在一眼井里,后人想找一直没有找到。这里靠海,有渔盐之利,当年肯定很富庶,他们认为这个说法有些道理。 

    现代化建设会否淹没故城 

    站在故城南城墙,东面和南面可以看到烟台开发区的高楼正拔地而起,渐渐逼近故城。在故城西面,有关部门三十里堡和开发区旅游局、古现办事处等联合一起从北到南开发了一个“牟国生态休闲园”,建酒店、,搞有机蔬菜种植、和开发水果采摘园,一条水泥路正从西蜿蜒涌通进故城。 

    也许,几年、几十年后,当人们来到这里休闲旅游时,已经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一片拥有2000两千多年历史的故城了,即使偶尔看到一片破瓦,他们还会以为是谁家拆房扔出的垃圾,根本想不到这是穿越过2000多两千多年时间历史隧道的故城遗物。

    关于牟子国,在烟台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说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发区三十里堡的古城遗址,文物管理部门有确切的记载,当地百姓也颇为熟悉。 

    昨天一早,本报特派记者和特邀同行的原王懿荣纪念馆馆长吕伟达老师便来到了这个已经荒芜了上千年的古城遗址。 

    三十里堡南大约400米左右,在一片庄稼地、果树林的空隙里,隐约可以看出一个围成四方形不到半平方公里的轮廓,那长满荆棘的残垣断壁看起来就像人们常见的河边修筑的堤坝。 

    踏上堤坝极目远望,才发现这里的视野竟是如此开阔,向东西南北看去,几乎是毫无遮拦,几十里远的景象尽在视野之内,让你不得不感叹古人选址时的聪慧。 

    “你脚下踩的这个小土丘,实际上就是2000多年前牟子国的王宫。”吕老的一句话,让记者感觉倏忽间回到了远古。 

    据《风俗通》记载:“牟子国,祝融之后。”相传祝融氏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是管火的火正官,后人尊称其为火神,牟子国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又据《zhongguo地名大辞典》载:“牟,周国名,子爵。”可证牟子国是在西周初被周王所封。福山县志也记载,福山周时为青州牟子国地,登州东南有牟古城。另外很多史书、地方志的记载也证明,现在的威海、荣城、文登等地当时均属牟子国管辖。 

    记者踏在脚下的荒地,就是今烟台这片土地上最早的“城市”!烟台人大都知道福山是烟台城市文明的发祥地,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便是发祥地的“原点”。 

    如今,这里早已不见了国都的繁华,即便是泥土夯出的城墙也残缺不全,片片庄稼、果树正茂盛地生长在“城墙”上、“王宫”上、“监狱”上。看到我们来,一群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便停下手中的活和我们拉起呱来。 

    “农业学大寨的时候,西城墙的泥被推土机推了,造田啦。”村民王炳建随口念起了那时的顺口溜:“往南看,层层大寨田;往北看,只只大轮船……” 

    “毁城造田,这毁的可不是一般的城啊!”吕老师的话让记者听出了一位老历史学家揪心的疼痛。一座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古城,一个最能代表烟台城市渊源的古都,在历经数千年风雨以后,最终却毁在后人的手里。 

    坐在地头的一位妇女随手在土里扒拉了几下,就拣起几块碎瓦块扔了过来。这些碎瓦块咋一看和普通的瓦块没什么区别,细一看就能发现其纹理明显粗糙,大一点的上面还能看出非常清楚的花纹。这也许曾经是国王使用的器皿,也许曾经是百姓糊口的家什,如今已然是一堆废品。村民说:“这些东西地里多的是。” 

    拿着碎瓦在手,听着风吹过庄稼和树木“唰唰”的声音,记者仿佛听见了古都的悲怆。先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见证如此丰富,而面对今人的破坏却又如此脆弱。 

    据村民们反映,周围有好多村子前面都冠有“牟城”二字,俗称牟城十八村,这些村子见证着这座牟子国古城的曾经存在。我们第二站决定去牟城十八村。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