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细节展示从粮票到股票的史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978年上海工人宗福先编剧的话剧《于无声处》上演获得轰动、1990年代初浦东开发前那些拥挤逼仄的民居与荒芜的芦苇、浦东新区管委会在一座二层小楼的第一次挂牌、上海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不用审批打越洋电话的用户、第一个证券交易所…… 
  包含这些珍贵镜头与当事人叙述的大型专题纪录片《我们的选择》这些天又重新在纪实频道播出,这部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制作的史诗巨片再次获得观众热评。 
  记忆:上海对开放的渴求 
  这部历时9个月拍摄制作、总长9集的专题片,选取了历史回顾、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浦东开发等题材,鲜活地复述上海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渴求与拥护,生动地再现了上海对改革开放的创造性贡献,通过社会变迁中的细节描绘,包括许多未经披露过的珍贵影像,展现出30年zhongguo改革开放漫漫长卷。 
  全片从1978年的工人文化宫话剧《于无声处》上演获得轰动开始讲起,通过历史的细节和富有质感的事实比较,揭示改革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群众内在的要求,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1978年所发生的一切,因之开始了一个艰难而伟大的历程。 
  第二集《粮票股票》中,观众可以看到1980年代的上海,其实是一个老化的城市,交通、住房,地下水管子都老化了,更难的是,面对着一个僵硬的旧的体制——从计划到市场是一次艰难的转型,而编导通过细节的处理,让人信服地看出从粮票到股票的历史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艰难进步的历史。 
  在第三集《东进序曲》中,镜头中不仅出现了浦东开发前那些荒芜的河滩,还有1990年5月3日浦东新区开发办在原黄浦区文化馆小楼正式挂牌的那一天,小楼被四面八方闻讯而来的普通市民挤得水泄不通。首任浦东开发办负责人沙麟在镜头中回忆说:“开发办公室挂牌的那一天(就有位老百姓)在门口等,他要献出他家里的两亩地、一头牛,说浦东开发了,浦东老百姓迎到了曙光了,要把这一点点家产捐献给政府捐献给开发办。” 
  我们:见证“人”的解放 
  《我们的选择》总导演王韧告诉早报记者,这部片子仅文稿就经历长达10个多月的“孕育”,几易其名,从《多彩的年代》到《三十而立》,再到《我们的选择》。名字的改变正反映了整个创作团队不断认识的过程,认识到改革开放最大的解放是人的解放,是人民创造了改革,人民推动了改革,人民也享受改革的成果。关注“人”成为创作团队的共识,也因此有了从第一人称出发的片名。 
  在观看全片后,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片名中的“我们”不仅仅包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历届dang中央、各级dang委与政府,更是亲历其间的人民群众。《我们的选择》涵盖的这些“我们”,无疑是“宏大叙事”的,但它的“宏大叙事”又是由有血有肉的人与事构成的。 
  《我们的选择》因之做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与人物采访。通过记叙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高考生、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证券交易所、第一个“星期日工程师”等人和事,全景式回顾了30年上海社会和百姓生活巨大变迁。 
  第六集《活水源头》、第七集《民生之本》中更是关注社会巨变中人的命运,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找市长”到“找市场”,从依赖到自主,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从分配到ziyou择业,再到自主创业,人可以ziyou选择成为最显著的标志。全片讲述人的解放,实质是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个体的自我意识的苏醒、自身价值的实现,是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的重要力量——正是片中回顾的许许多多“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百姓真实而鲜活的现实生活。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