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牛年说"牛" 细数江苏南京的45个"牛"地名(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经历了几千年农业社会的zhongguo,牛一直是人们生存发展最得力的助手,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随着社会发展,牛的身影距离都市人似乎越来越远,但人文底蕴深厚的南京城,仍然留下了不少与牛相关的地名,让我们仍然能不时想起这个人类的朋友。

    江苏地名管理专家薛光不久前在南京全市搜出45个“牛”地名。以“牛”字打头的有22个,分别是:牛庄、牛市、牛郎、牛皮街、牛角湾、牛十八、牛王庙、牛头山、牛首山、牛首山路、牛首山铁矿、牛皮巷、牛首坊、牛郎村、牛塘、牛迹山凹、牛王殿、牛鼻桥、牛迹山、牛屎山、牛市、牛头岗等。

    以“牛”为第二字的地名有23个(含重名一条),分别是:大牛首巷、小牛首巷、牵牛巷、卖牛巷、夏牛巷、宰牛巷、大牛王村、小牛王巷、大牛落、小牛落、伏牛山、西牛市巷、东牛市巷、金牛北路、金牛南路、金牛巷、铁牛村(2条)、铁牛墩、金牛山、金牛山水库、金牛洞、放牛山等。

    南京这些‘牛’地名得名主要有四类。首先是牛首山、牛头山等地,因与牛身上的某个部位形似而得名。其次,是卖牛巷、宰牛巷等地名,因曾集中一些与牛相关行当而得名。另外,牛王殿等地名可能源于神话传说人物。最后一类是金牛南路、牛首山路等由主地名派生而来。  策划秦小奕杨民仆

    牛首山:佛教“牛头宗”发祥于此  

 
牛首山宏觉寺塔。(资料图片)
 
牛首山,俗称牛头山,在南京城南约15公里处的丘陵之间,高243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因为这里山势陡峭,形势险要,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史载

    佛家“牛头宗”发祥地

    相传晋建武元年(317),晋元帝司马睿定都建康,建立东晋王朝后,欲在宣阳门外建双阙,丞相王导深知国家财力不足,不宜大兴土木,遂指牛首双峰日:“此天阙也”。因而山又名“天阙山。”

    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牛首山西峰南坡山洞里,曾住过高僧辟支和尚,他在此洞中“立地成佛,上天为仙”,因此住过的山洞称辟支佛洞,又称佛窟洞。牛首山一度亦称仙窟山。

    南朝梁代佛教盛行,牛首山南建有佛窟寺(今宏觉寺),唐代又添建宏觉寺塔。

    唐太宗贞观六年(632),牛首山成了佛家“牛头宗”(一名“牛头禅”)的发祥地。佛家称“江表牛头”即指此。

    牛首山还有建于公元503年的宏觉寺,当年香火鼎盛,可惜毁于战火,今仅留宏觉寺塔一座。塔高45米,共7层,外八角内四方形,隔层错角的空筒式结构,塔内木结构皆毁于雷击之火,但砖结构仍完好。虽经千余年的风雨,塔主体耸立依然。

    考证

    郑和真身就葬在宏觉寺

    位于牛首山南麓,南唐二陵西侧,为明代伟大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之墓。1985年为纪念郑和首航西洋580周年,由江宁区文教局重建。

    专家普遍认为,郑和墓是一个衣冠冢。因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印度古里,他的真身究竟葬于何处,一直备受争议。

    近日,南京博物院专家葛晓康先生经过长达15年对文物和文献的破译,一个重大发现让他大吃一惊,牛首山宏觉寺舍利塔地宫,就是郑和真身葬所,也就意味着地宫出土的人牙就是郑和的牙舍利。

    如今

    中华虎凤蝶在山谷飞舞

    明清时牛首山古木参天,寺院依山而筑,犹如蜂房鸽舍,鳞次栉比。春秋二季,寺僧在“天阙山房”种植兰花,以待游人。三、四月间,满山万紫千红煞是好看;每到四月初八浴佛节和腊八节,南京城内佛教徒纷纷到牛首山烧香礼佛。有时雨后初晴,山中格外清新,轻纱般的云雾环山缥缈,令人叹为观止。

    牛首山还是一种濒危的中华虎凤蝶保护基地。牛首山生长了很多中华虎凤蝶赖以生存的植物杜蘅,据说树上有一种小虫子分泌的粘稠物质,最适合虎凤蝶的繁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