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张立文教授讲述中国哲学思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大新闻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0月17日晚6:30,和合学创始人、zhongguo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立文先生在zhongguo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作了 《国学略说——易、儒、道、释三句真言》的学术报告。这是zhongguo人民大学国学院品牌学术活动——国学论坛的第七场。 

    在两个半小时的演讲中,张立文先生深入浅出,用解读关键词的方法,概括了易、儒、道、释精髓,探寻其内在逻辑联系。他指出zhongguo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谐是zhongguo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在zhongguo哲学逻辑结构中具有首要价值。张立文先生号召zhongguo人要“自己讲哲学,讲自己的哲学”,要为zhongguo哲学思想的独立性感到骄傲,要承担责任,“哲学兴亡,匹夫有责。” 

    在演讲中,张立文先生首先从《周易》说开,他指出《周易》是zhongguo文化之根,是zhongguo思维方式的活水,因为“它开启了zhongguo思维的范式,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产生了影响。”张先生认为“生生之为易”、“保和太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周易的精要之所在,并对这三点进行了阐述。对于“生生之为易”,先生解释道:“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要不断创新,否则不可能富有,也就不能生生不息。张立文教授指出“保和太和”在于讲求和谐,并强调在这一点上,儒、道、墨等家都取得了认同,和谐也成为zhongguo思想的核心内容,在zhongguo哲学逻辑结构中具有首要价值。 

    在解释“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时, 张立文先生用韦编三绝的典故说明孔子对易经研究之深,同时指出儒家思想讲究的“中阳贵刚”和道家思想的“中阴贵柔”,分别照应了《周易》中的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分析了儒道两家思想与周易的联系之后,张立文教授对儒道思想展开了论述。他指出孔子思想是“以治平为本, 以仁为核,以和为贵。”道家思想的核心在于“无为而治”、“有无相生”、“道法自然”。 

    张立文教授重点讲述了孔子的思想。在谈到孔子的“德政”理念时,张先生指出修齐治平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即《论语?为政》篇中所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张立文先生指出要达到“修齐治平”的要求,“他律和自律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孔子的“治平为本”还包括在经济上主张的由小康到大同,理道德上注重伦理关系和道德修养,以及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张先生特别强调了教育的作用,他说:“一个社会没有教育,是不能发展的,不可能达到和谐。” 

    在讲解了周易、儒家、道家思想后,张立文先生进入了对zhongguo哲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禅宗思想的讲述。 他指出 “明心见性,无念为终,顿悟成佛”是禅宗的精髓。他认为禅宗是佛教的一次革命,解决了“必然与ziyou的关系”,使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禅宗是洞察生命智慧的一种思想。”张先生特别指出了禅宗对佛教的贡献,十四世纪时佛教逐渐湮没,而zhongguo的佛教盛行,“佛教是靠zhongguo化传播到世界的。” 

    讲座结束后,张先生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解答了听众的相关疑惑。据了解,zhongguo人民大学国学院品牌学术活动——“国学论坛”于去年12月开幕,至今已邀请了庞朴先生、张岂之先生、范曾先生、余敦康先生、方立天先生、黄一农先生等国学大家到论坛开展了学术讲座。 

    附: 张立文简历 

    张立文先生 :男,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1960年zhongguo人民大学的历史系毕业留校,分配在哲学系zhongguo哲学史教研室任教。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批为教授。现任zhongguo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zhongguo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zhongguo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zhongguo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和合学创始人。著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zhongguo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zhongguo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传统学引论──zhongguo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周易帛书今注今译》、《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等。
    作者:杨妮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