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文化市场多年萎靡不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风窗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问题不仅仅是电视剧 
  在当今的zhengzhi环境中,zhongguo的文化体制如何能破冰?文化市场如何能翻身?zhongguo的文化产品又如何能走向世界?这个道理每个人似乎都明白,电视剧的导演也每每以迫不得已为借口将制作水平差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然而,这似乎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为什么那些歌颂皇权、赞美暴力的电视剧往往能创下奇高的收视率?到底是希望别人为自己做主的臣民意识在支撑着那些帝王将相电视剧,还是这种电视剧造就了一大堆现代臣民?
  不唯电视剧如此,其他的文艺形式也概莫能外:不知道世界上还能有多少电影比《满城尽带黄金甲》低俗?哪部电影比《英雄》更反动?但照样挡不住电影院前的滚滚人潮。你又能说什么呢?一种狭隘的民族历史视野,缺少普遍深刻的人类文化视野的观照,对于皇权的淫恋,对至尊权力的渴望,已经渗透每一个zhongguo人的灵魂最深处,这已经不是取消审查或骂骂导演就能解决的。
  也正因为如此,zhongguo文化市场多年萎靡不振,先后被“港台文化”和“韩国文化”乘虚而入。2006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提出zhongguo存在“文化赤字”问题,和zhongguo对外贸易“出超”相比,zhongguo的文化产品贸易则是严重的“入超”。zhongguo自古以来是文明的传播者,现在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内容,zhongguo文化正在失去它的影响力。
  zhongguo对世界有巨大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主要表现在zhongguo为跨国公司提供贸易机会、消费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国外对zhongguo的关注和对zhongguo文化的学习,大多都是在更了解zhongguo的基础上从zhongguo赚更多的钱,并非zhongguo文化博大精深所致。冷战时期西方阵营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马克思zhuyi,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欧北美的民众都十分喜欢科学社会zhuyi理论。 同理,今天国外有许多人研究zhongguo、学习zhongguo、报道zhongguo,不等于说zhongguo文化已经对世界有巨大吸引力。
  软实力不是免费午餐,不是形象工程,而是让人带着情感、带着景仰、带着忠诚和信赖来消费的真金白银。真正有效的软实力总是具有某种普世价值意义的,不仅仅只是某一特定国家的价值取向,而是其它国家的人也能承认的。
  所谓软实力,不是你想有就有,也不是你想做就能随便硬做出来的,而要首先看你自己到底有什么东西,有什么传统。因此,要谈zhongguo的软实力,我们就得首先问自己,我们zhongguo人有什么自家独有的东西?
  答案是非常清楚的,第一,我们有以儒家为主干的zhongguo古典文明传统,第二,我们有现代形成的zhongguo社会zhuyi传统。但现在的问题是,近百年来我们不断地否定贬低甚至妖魔化自己的古典文明传统,现在,我们自己保卫传统文化尚且十分吃力,又怎么可能用这种资源不足、建设不够的“软实力”去影响他国、造福世界呢? 况且,《易经》里没有强大的秘诀,《庄子》里没有ziyou的路径,《资治通鉴》中找不到民主人权的旗帜,《论语》里也没有宪政的痕迹,要去《尚书》中发现共和同样只会是无益的徒劳,而秦皇汉武们留下的只有奴役和专制。另一方面,近年来人们开始反思社会zhuyi传统,一些国家对某种模式化的社会zhuyi还存在疑虑和惊惧。
  那么,在传统文化和社会zhuyi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可能被普遍接受的精神遗产呢?对于几代人孜孜以求着大国崛起梦的zhongguo而言,答案至关重要。(记者 赵灵敏)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