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海一号再次灌水保存 看清古船得再等十年(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开馆首日,“水晶宫”迎来不少游客。图/龙成通
 
昨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开馆,藏身博物馆“水晶宫”内的“南海I号”在与游客“会面”后,再次灌水保存。此后,“南海I号”将再次沉睡一两年,等候相关技术人员制定科学的整体发掘保存方案,然后再进行大规模的发掘。目前,“南海I号”单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遭遇“惯例难关”。

    昨天,“世界首例将古沉船水下考古发掘过程向观众展示的动态专题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向市民开放。早上10时许,博物馆内外人头攒动,聚集了数百名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至中午11时,销售和预订的门票就已经超过了2000张。昨天,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雄,副省长雷于蓝以及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厅、云浮、肇庆、阳江、中山、河源等地市领导出席了开幕仪式。

    洗洗刷刷要“整”十年

    开馆首日,“水晶宫”的海水被放低5米,露出沉箱顶部,游客可以从淤泥中窥见船舷。其他时间,“水晶宫”的水位都高于沉箱之上。据了解,考古人员将采取逐层打开的措施,一点一点发掘。整个考古发掘过程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届时游客就能看到古沉船了。

    水底走廊观800年沉船

    开馆第一天,记者与游客一起走进博物馆先睹为快。博物馆内部陈列主要分成三大展区。三大展区八个展厅环环相扣,穿梭其中,游客可以作一趟穿越800年的海洋文化之旅。

    游客从北门进入,便到达一号展区。一号展区分为序厅、阳江本土文物厅以及海洋知识厅。

    进入二号展区,便到了展馆核心展区——安放着镇馆之宝“南海I号”的“水晶宫”。水晶宫建造了两条长60米、宽40米的水下观光走廊。昨天,为了让游客一睹“南海I号”芳容,展馆抽走了“水晶宫”内5米高的海水,只余7米高。游客们透过透明玻璃,可以看到装载着“南海Ⅰ号”的沉箱,游客在水下考古平台可以清晰地看到沉箱里的4个探方,其中两个可以看到船舷。昨天,考古队员还进入“南海Ⅰ号”的沉箱,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动态演示。

    三号展区展示了200多件近年来从“南海Ⅰ号”打捞上来的珍品文物,其中,瓷器集中了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福建磁灶窑、福建义窑、浙江龙泉窑等zhongguo古代名窑制品。展区还特别布置了“水下考古”专业展览。在类似于海底世界的展区中,透明玻璃地板下面,散布的海螺、海星和各种各样的贝壳,使人仿佛置身海底。

    再次发掘还需等一两年

    省文物局副局长魏峻指出,虽然“南海Ⅰ号”的试挖掘已经积累下宝贵经验,技术人员也在根据有关数据制定保护方案,但尚有一些技术难关未攻破,“南海I号”的整体保护方案的制定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下一次的发掘很有可能要等一两年。”魏峻说。据介绍,从现在开始,需要用一至两年时间,制定出“南海I号”整体打捞方案,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才会大规模挖掘。“如果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南海I号就不会进行大规模发掘。”

    经过移动难以单独申遗

    “‘南海I号’申遗很有难度。”据国家博物馆考古部杨林主任介绍,按照国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惯例,申请项目一般都要求要原貌、原地保留,尚未有经移动过的文物申遗成功的案例。

    “‘南海I号’未来会申遗,但可能只是作为一个申遗项目中的一个点。”由于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已经将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故将不再受理所有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申遗项目。但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指出,“南海Ⅰ号”仍然可以作为丝绸之路的一个单列点申请纳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黄宗伟还认为,“南海Ⅰ号”虽经整体移动,但保存完整,打捞并没有对“南海Ⅰ号”的完整性和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有望打破惯例,成为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一个单列点。
 
    罐底墨书800年浸泡不褪色

    据专家介绍,从昨天起,展馆将增加展示从“南海Ⅰ号”打捞出来的文物数量,而这些精美文物主要是我国几大名窑制作的外销瓷器,游客可以大饱眼福。

    江西景德镇窑:三号展区第4展厅有一个青白釉刻划花婴戏石榴纹瓷碗特别引人注目。据博物馆专家介绍,这件青白瓷表现了宋初民间盼望的“多子多福”的民俗情结。该瓷碗是江西景德镇窑代表作之一。  

    福建德化窑:在珍品文物展厅里,陈列着30件精美文物,其中“青白釉六棱瓷执壶”风格与唐宋期间国内瓷器有明显区别。专家推测,该壶是模仿当时阿拉伯国家的风格。

    福建磁灶窑:三号展区第4展厅的一件绿釉印花折腰碟是福建磁灶窑的产品,磁灶窑产品有青瓷、黑瓷和绿釉陶器等。出水文物中,很多是陶瓶陶罐,底部写着墨书,经海水浸泡八百多年依然没有褪色。

    浙江龙泉窑:“青釉菊瓣纹浅碟”出自浙江龙泉窑。专家介绍,该瓷盘通体施青釉,釉色滋润,胎质致密厚实,实为镇馆之宝。

    亚洲唯一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馆

    开放时间:每天9:30~17:00

    参观门票:全票80元,1.2米以下儿童免票

    自驾线路:从广州出发,进入广佛高速,经开阳高速到达阳江海陵岛。

    参观路线

    第一展厅:序厅→第二展厅:水下观光廊→第三展厅:水下考古平台→第四展厅:海上丝绸之路厅→第五展厅:珍品文物展厅→第六展厅:水下考古时光廊→第七展厅:海洋知识厅→第八展厅:阳江本土文物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