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极见闻:科考队员吃不上南极海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南极度过一个多月的极昼之后,丁香小学教师张凯亮经过三次转机、33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于上周末终于返回北京,并在第一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南极地衣正在来京的路上
  “离开长城站的时候,我用牛皮纸大信封装了多半袋地衣,跟中科院环境所专家们采集的样本一起在智利办理了快递,应该就快到北京了。”张凯亮说,南极的植物种类比较少,地衣和苔藓是最主要的植物种类。“地衣的菌丝往往生长到岩石里去,所以我采集的地衣也是带着南极石块的。”张凯亮说,地衣生命力很顽强,在没有水的时候,它可以长时间休眠,而一遇到水,它又能“活”过来。因此,这些南极地衣运到北京,只要有水,就依然能存活。
  亲眼看见融化的千年冰盖 
  全球变暖在南极表现得尤其明显,张凯亮说,这次去南极就亲眼看见了千年冰盖的融化。
  “长城站周围就有被称为纳尔逊冰盖的千年冰盖,刚到长城站的时候,我就发现有大块的浮冰从冰盖上脱离,顺着海流漂移。最初掉下来的冰块非常大,有两三层楼高,漂到海上形成的冰山就像一幢大楼。但是一个多月后,等我快离开的时候,这些大冰山已经变成小冰块了。”张凯亮说,南极冰盖是经过千年形成的,冰盖融化是不可逆的。即使南极的冬季再到来,那些掉落的冰块也无法再回到大冰盖上去了。
  科考队员吃不上南极海鲜
  因为气候寒冷,南极的动物种类并不多,除了企鹅和海豹,在海里也能看见一些大头鱼、海胆、海星、磷虾,张凯亮说这次甚至还看见了南极“鲍鱼”。
  “其实是一种贝类,叫‘帽贝’,因为形状很像人们冬天戴的没檐帽子。科学家说这种贝壳就是内地的‘鲍鱼’。但是在南极,因为天气寒冷,贝壳长得非常缓慢,三五年才长大一点点。”张凯亮说,南极也有海胆和海星,还能看见南极特有的磷虾。“虾壳是透明的,肉的颜色有点发红。据说晚上在水里成群游动的时候,如果用灯照射,会发出磷光。”
  不过根据联合国的南极动物保护公约,所有这些南极的鱼类虾类都是不能捕捞的。所以即使是在长城站工作的科考队员们,也从没尝过“本地产”的鱼虾。
  长城站高地起名“八达岭”
  “在长城站,大家喝的、用的水都是‘西湖水’。”张凯亮笑着解释说,之所以能喝上“西湖水”,是因为科考队员们给南极的一些地点起了zhongguo名字。长城站西侧,翻过一道山岭就有一个积雪融水形成的湖泊,大家叫它“西湖”。长城站的生活用水就是从西湖抽取的。“西湖”的水非常干净,甚至可以直接饮用,但是因为冰雪融水实在太凉,所以进入长城站的水要先进锅炉房加热。
  科考队员们经常去采集地衣的一个高地,被队员们命名为“八达岭”。而与企鹅岛相对的一个岛屿,被称作“鼓浪屿”。在遥远的南极,这些熟悉的名称让队员们觉得离祖国很近。
  本报记者 李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