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运河民谣王"赵中田:31年走遍3省千村搜集民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南有苏杭,北有临张。 ” 这是运河繁盛时期人们对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表述,“张”即阳谷张秋,大运河自张秋进入聊城境内。在运河与黄河交叉处、距张秋不足3公里的阳谷县阿城镇赵店村,有一位痴迷于民俗文化的农民赵中田,他历时31年,行遍运河沿岸河北、山东、江苏三省的1000多个村,寻访运河民谣,用执著和信仰抢救这些散落民间的古老文明。 
  母亲一句话,他沿运河走了31年
  “沿这条路一直走,唯一的一座土坯房就是赵中田的家。”阿城镇赵店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走过一段坑洼路,记者看到,一座土坯房立在众多砖瓦房中,显得格格不入,15根树枝扎起来的栅栏院门让这户人家更显“另类”。赵中田一家四口就住在上世纪40年代建造的房子里。
  栅栏门开着,赵中田正从麻袋中拿出大小不一的本子晾晒。五十岁的他,看上去要比同龄人苍老很多。他说今天阳光好,把记录民谣的本子拿出来晒晒。
  “我生在运河边,听着母亲的运河歌谣长大,从1979年开始搜集运河民谣、方言俗语、民间游戏。”赵中田说,他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不甘心就此面朝黄土背朝天,爱好写作的他就开始写小说,母亲看他写得吃力,曾对他讲过运河歌谣就够你写本书的。
  赵中田茅塞顿开,开始整理母亲唱给他的民间歌谣,并不断从村里老人的口中收集,5年后,他写出了中篇小说《夯歌》。“那是一部以民间歌谣为基础的小说。”赵中田说,他拿着小说手稿找到当时在省作协的一位负责人,手稿中一个个纯朴、欢快的“夯歌号子”吸引了这位负责人,并建议他收集、研究运河民俗文化,说那是一部厚重的历史财富。
  此后,赵中田开始独自沿着蜿蜒曲折的大运河走街串巷寻访运河民俗,至今已有31年,运河民谣、方言俗语、民间游戏、民间故事和传统手工艺等都成了他收集的对象。
  走遍三省,访过1000多个村庄
  31年来,赵中田独自一人沿着大运河寻访,途经德州、临清、聊城、济宁,甚至远到河北和江苏。妻子王晓菊说,他经常早上出门,两三天不回家,“当时没电话,很让人担心。”
  起初,赵中田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2002年,赵中田终于买了一辆摩托车,这给他节省了不少时间。如今,他的摩托车已走过了12万公里。“大多数人都很支持,但也有人故意刁难,要钱的、让请吃饭的。”赵中田说。
  艰难的寻访有了丰厚的收获。 “我到过运河边上的1000多个村庄,整理出300余万字的民谣,其中民歌民谣2000多首,方言民俗4000多个,民间游戏300多个,民间故事100多个。”
  在众多的资料中,有一个本子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电话号码,那是会吟唱民谣的老人的联系方式。“其中的老人十有八九已经过世了。”赵中田说,如果不收集,很多民谣就会随着老人们的离开永远埋藏在地下了。
  赵中田说,为了将民谣传承下去,他曾多方求助出书但效果甚微。
  为听歌谣,花掉母亲买药钱
  “我对不起她。 ” 说到妻子,赵中田的眼神黯淡,妻子身体不好,这三年就做了两次大手术。不仅如此,由于家境不好,懂事的大女儿不舍得上高中,初三就辍学回家赚钱了。
  “ 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母亲,我最亏欠的也是她。”赵中田眼里噙满泪水,2005年,母亲重病,吃不下饭,他听说吃狗肉有助于消化,就在农历四月初一买了半斤,可母亲一口也没有吃下。四月初四,张秋庙会的最后一天,赵中田带着家里仅有的30元钱,去张秋给母亲买药,途中从几位老人口中听到几首没听过的歌谣,他恳请老人告诉他。老人们让他请吃中午饭,他就用买药的30元钱请了客。三天后,母亲去世了,这令他愧疚不已。
  赵中田表示,虽然这条文化苦旅走得艰难,但他仍将继续。记者准备离开时,赵中田又埋头简陋的沙发中,整理刚从张秋镇五里营村搜集来的歌谣。 
  记者 凌文秀 杨淑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