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广西首次发现汉代石棺墓 专家:石料从远处运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社南宁5月27日电(蓝丹 林艳华)地处广西最西端的百色西林县是历史文化的“富矿”,据透露,在最近一次文化遗址考察中,一座石棺墓在当地八达镇被发掘。这是广西首次发现此种葬式类型的石棺墓。 
  西林有近4000年的历史,秦属句町王国,东晋十六国及南朝时期置西平县,北朝至隋属南宁州,唐属黔中道(今贵州)黔州所领,清康熙四年(1665年)得名“西林县”沿称至今。
  西林县发现的石棺墓位于该县八达镇土黄村从勒屯卜盆坡,这里有一处古句町祭祀坑遗址。此前4月下旬,该县组织一批文化界专家到此考察,专家们在祭祀坑遗址作业时,意外地发现这座石棺墓。 
  据介绍,石棺墓长1.99米、头宽48.2厘米、脚宽34.4厘米、深39.8厘米。棺体呈长方形,棺壁全用页岩片石拼砌而成,形状古朴而奇特。 
  棺中没有发现遗骨和陪葬物,因此难以判断其年代。但石棺的石料与右江流域广泛出土的祭祀用石铲的石料相同,都是容易破碎的页岩。由于遗址附近地域没有发现页岩,所以专家估计石料是从远处运来。
  据广西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介绍,zhongguo汉代和汉代以前,这样类型的石棺墓在四川西部地区非常流行,棺用石块垒砌或用石板叠架,是古代用石棺为葬具的墓葬形式,又称石棺葬。在广西,之前发现过的一些石头材料做成的棺材,但都不是考古定义上的石棺墓,因此这次发现的石棺墓在广西还是首次。至于为何石棺墓会出现在广西西林县,目前还是未解之谜。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认为,古石棺墓遗址位于古西林通往云南广南的句町古道上,这次发现对于破解古句町先民与骆越先民的关系之谜,破解骆越先民沿着zhongguo东海岸迁移的线路等历史之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目前该石棺墓已经整理放在土黄村保管,附近的村民反映当地还有其他的石棺墓,但限于目前的条件,不适宜大规模的发掘。石棺墓相应的认定工作仍在酝酿当中。(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