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专家多表肯定新红楼 “板砖”纷飞未必就是烂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板砖”纷飞未必就是烂片 


    ——谈有关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争论


    新版《红楼梦》在东方电影频道播出已经过半,伴随着质疑、“板砖”齐飞,专家们的力挺声也在渐起。记者昨天获悉,虽曾有人预计因《红楼梦》关注度高和有观众难懂文言,收视可能出现“高开低走”现象,但实际情况是,此剧收视相当平稳,在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观众中,观看此剧者已从17%增至34%。


    专家多表肯定 


    新版《红楼梦》播出后即招来不少骂声,并集中在“铜钱头”、音乐诡异、文言难懂、黛肥钗瘦、画面像《聊斋》等几处。但实际上,有些指责并不符合事实。如指责新版《红楼梦》中文言古语“如听天书”,红学家孙逊就说,剧中语其实并不是文言古语,都是当年通俗的大白话。其精彩就在于大量保留了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对白,这些语言本来就非常鲜活,生动形象。相隔那么多年,这些语言现在大多还是能听懂,如配上字幕更是没有困难。如果真像批评者要求的那样,让它变成现代语言,那味道就不对了。

 
    孙逊认为,新版《红楼梦》最值得肯定的是它怀着对《红楼梦》的敬畏拍摄的,不是偏说、歪说、戏说,而是正说。它成功在于两点:一是确实忠于原著;二是拍得非常唯美精致。实际上,持孙逊这样看法的专家还有不少。江苏省红学会朱永奎副会长说,新版《红楼梦》起到了向海内外传播红楼文化的效应,是件好事。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说,看了很感动,它把电视剧拍得像电影,这需要很高功力。


    媒体放大缺点


    虽然不少专家叫好,新版《红楼梦》还是遭到了众多责难。这使导演李少红十分恼火,她继发表声明称不少媒体“断章取义”后,近日又在艺术人文频道录制《文化主题之夜》时突然情绪失控,指责媒体对新版《红楼梦》满是挑刺和负面报道,从不写好的地方,这对所有主创都是不公平的。


    确实,前不久新版《红楼梦》在沪举行研讨会,数位专家发言大多表示赞扬,但事后媒体尽找讲缺点的部分予以放大,似乎专家们都在严批。对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纪人说:“那天我们大多是肯定的,媒体把缺点故意放大,这有失公道。”他认为,李少红过于拘泥原著的毛病是有的,但总体上还是成功的。尤其是与老版相比,它表现了现实和虚幻两个世界,而老版中虚幻世界完全空缺。新版以120回本《红楼梦》进行改编,与老版推翻了后40回的结局相比,更成功地恢复了名著原貌。


    有人还拿着老版骂新版,称老版是“经典”。但记者记得,被说成是“经典”的87版《红楼梦》,当年也备受责难,不仅宝玉、黛玉等演员受到质疑,甚至有人要求停播,理由是“不能糟蹋文化瑰宝”。


    导演不必光火


    当然,新版《红楼梦》有不足,如过于拘泥原著造成枝蔓过多,如“钗肥黛瘦”人物形象被颠倒,如小演员还显稚嫩,如出场人物太多难以辨认……但平心而论,新版《红楼梦》还是一部态度严谨、拍摄认真、制作精致的古典大片,把它骂得一无是处有失公允。

 
    人们不难理解李少红的“发飙”,李少红却可能想不到当今已是追求眼球效应的时代。媒体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论,远不如狠狠地挑刺更抓眼球,更有市场。这当然是一种悲哀。但换句话说,这也证明了被骂者就是当今热点,骂得越凶,证明关注者越多,也越有市场。“板砖”纷飞就是烂片吗?未必。没人看才不会有骂声。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少红不必大动肝火。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