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2010年戏曲艺术发展回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10年对于戏曲艺术来说,无论是在舞台演出实践方面,还是从学术理论研究的层面,可谓收获颇丰。从全年戏曲舞台演出来看,各种大规模、高质量的戏曲舞台艺术展演活动频繁,为正逐步边缘化的戏曲艺术注入了巨大的生命热力。在众多舞台演出中,许多当代创作与改编的戏曲作品已经逐渐沉淀为经典剧目,显示出当代戏曲创新发展的杰出成就。
传统剧目正日益受到剧团、演员的重视和观众的欢迎,逐渐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成为当下大众对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自信的昭示。
对学术理论研究而言,戏曲艺术在2010年的发展则呈现出戏曲理论研究回归本体与关注舞台现状、努力构建zhongguo戏曲表演理论体系、京昆与地方戏的发展和研究进一步深入等方面的趋势与特点。
戏曲理论研究回归本体与关注舞台现状
近二十年来,戏曲学科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一些基础性戏曲理论研究还很薄弱。面对西方戏剧理论仍占据着戏曲理论研究话语权,戏曲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集体失语的问题比较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学界专门召开了zhongguo戏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zhongguo戏曲理论的本体与回归》,其中既有对戏曲理论所出现的诸多争鸣和不同观点的交流和探索,也有对zhongguo戏曲理论发展和未来趋势的前瞻,还有从中西戏剧理论的比较视野对如何构建zhongguo戏曲理论体系的科学阐释。其核心指向在于:学界试图从民族文化的战略高度对zhongguo戏曲自身的美学思想内涵加以审视和研究。这标志当代戏曲理论研究向戏曲艺术本体的集体回归。
戏曲理论研究对当下的舞台现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今年zhongguo戏剧家协会举办了第三届zhongguo戏剧奖·理论批评奖,多篇荣获此奖的戏曲评论均有以当代的戏曲文化现象与舞台艺术作品、演员为对象,并从中抽绎出戏曲文化艺术的一般规律来观照当下的戏曲舞台实践的整体特征。这体现出学界对戏曲评论指导现实的理论品格、理论使命的强烈要求和希望。
剧本编创作为戏曲舞台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戏曲艺术发展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第二届全国戏曲编剧高峰论坛——2010海峡两岸戏曲编剧学术研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关于当代著名戏曲剧作家郑怀兴的学术研讨会等,正是学界对这一问题所作出的回应,均体现出戏曲理论研究与批评对舞台现状的关注。
建构zhongguo戏曲表演理论体系
张庚先生曾经指出,戏曲表演体系问题是关系到戏曲艺术如何推陈出新的大问题,戏曲表演体系问题的研究,对于戏曲的改革、提高、发展大有好处,有助于去掉盲目性,促进和加速自觉性,还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争论。长期以来,戏曲理论滞后于戏曲表演,而活在舞台上的戏曲表演不能落实到文字文献上,导致了戏曲表演理论更滞后于戏曲理论。这种滞后与缺失使得学界无法对戏曲艺术的改革与转型作出符合其本体特征的正确理论判断,而这正是当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常常偏离民族艺术固有的美学范畴而其本体产生异化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2010年学界针对戏曲表演理论及体系研究亟待加强的问题,召开了zhongguo戏曲表演理论学术研讨会,从戏曲本源、中西交流、表演程式等方面对zhongguo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建设作出了初步的分析和构想。
深入京昆与地方戏的发展和研究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火如荼展开,京昆与地方戏的学术研究和舞台演出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动力。昆曲作为最早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戏曲艺术,其文化影响已经深入人心。今年6月昆曲与梨园戏、川剧、上dang梆子四个古老剧种亮相上海世博会并以经典折子戏的形式登台演出,为古老剧种的传承与普及奠定了厚实的社会基础。
继昆曲、藏戏、广东粤剧之后,京剧也于今年11月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为往昔被誉为“国剧”,当今却正被日益边缘化的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为学界思考京剧到底如何传承与发展,找回京剧创新中的自信提供了艺术平台。
另一方面,随着戏曲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提供的条件和契机,学界逐渐意识到民间戏曲及各个地方剧种也是戏曲史的重要部分。这种学术观念的变化也带动了许多地方戏的舞台发展与学术研究工作。
随着学界对zhongguo戏曲理论本体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当代戏曲艺术的现状越发关注,今后戏曲艺术的发展就不会再盲目地追求一种舞美、舞台的华丽奢靡,或者越来越靠近话剧或其他舞台艺术品种,戏曲艺术从一种传统的艺术、古典艺术过渡到一种当代艺术,实现这样一种历史的转型也就必将成为可能。而对zhongguo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完成,也将使我们能够立足戏曲本体,找到戏曲理论自身的话语,而不用再套用话剧、西方戏剧理论,从而在一个文化与理论多元的时代,在一个有深厚戏曲积淀的国家,建立起属于自己民族的、具有原创意义的戏曲理论体系,真正揭示出戏曲的本质和美学精神。(刘祯 毛忠)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