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济南古建筑武岳庙被拆除 考古人员曾力保8年(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编号:重要构件会再利用
在现场的武岳庙遗址查看时,记者可以从不少已经碎成小块的砖石上发现古人篆刻的文字。有些石碑甚至是整个的被施工机械挖断了。而昨天下午,考古现场又出土了两块石碑。据现场考古人员称,其中一块大概是康熙六十年立的碑,主要内容除了为当时的考生租地外,也提到了关帝庙,但由于损毁比较严重,所以很多文字都已经模糊不清。而另一块石碑则更加不幸。“可能是明清遗留下来的残碑,由于年代久远,加上一些人为破坏,已经辨认不出石碑上原有的具体内容了。”
在现场,一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施工现场看上去虽然很杂乱,但实际上他们在拆迁前,就已经对武岳庙进行了测量并画图记录。而根据设计公司的设计,拆除了武岳庙后,工程方会重修建一个全新的武岳庙。“我们这里已经把那些拆下来的砖石、木梁等武岳庙的重要构件都编了号,重建的时候会最大限度的再利用上去。”
担忧:重建也会丧失古味
面对施工方的这种说法,一位考古人员很无奈地表示,即使拆除了这座武岳庙后,再利用拆迁下来的材料新建一座,那也绝对恢复不到之前的那种效果。
为此,记者也联系了济南市考古所的另一位考古人员。这位考古人员表示,武岳庙始建于宋朝,拆除前大家看到的是明清时代的遗址。“当时县西巷在改造期间说的是要对武岳庙计划落架重修。”但现在施工方用拆除后重建的方式来试图维系这座古建筑,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最最最不提倡的方式”。这位考古人员说,虽然规划部门之前已开始对该建筑所在地块的规划及建筑方案进行了公示,但他觉得设计上还有很多方面有些糙。“虽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有很多方式,拆不拆也都得看实际情况,但作为武岳庙来说,我觉得可以在不拆除的情况下进行修缮,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其价值。”
遗憾:保了八年还是被拆
据济南市考古所所长李铭回忆,八年前重修县西巷时武岳庙就差点被拆,当时也是努力将其保护了下来,但保护了整整八年后,它最后还是被拆毁了。“那是刚改造县西巷的时候,我们也是尽了很大的力气才保住了武岳庙,但现在已经彻底没有了。”
而在去年10月,规划部门也对武岳庙所在地块的规划及建筑方案进行过公示。并且设计了两套方案来对其进行保护。但两套方案中,“落架重修”则是设计施工方的首选。但这种方式也让不少考古人员和文物保护人员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武岳庙可以直接在原址上修缮,而无需拆除后再重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