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讲古佬不害怕后继无人 电波讲古坛重振粤语说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若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每到中午或者傍晚时分,走在羊城的大街小巷,或者坐上老广开的出租车,总会听到广播里那充满磁性的声音,讲述着三国、水浒、金庸的一个个故事。
粤语说书,广东人俗称“讲古”,是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是一代岭南人的集体记忆,在电视和网络繁荣的当下,依然通过电波和讲古坛细润着广州人的生活。
“楷叔的《三国演义》和《杨家将》,百听不厌,梁锦辉的金庸也讲得活灵活现,是我中午饭一道必备的下饭菜。”一位家住广州岑村、自称罗伯的老人家说自己已经有20年“古龄”,每天中午两个电台频道两个“古”连着听,每天不落。
每逢周一早上9时30分,羊城最年轻的“讲古佬”彭嘉志就会出现在广州文化公园讲古坛上,附近的老街坊已经坐满全场。彭嘉志身穿长袍,手执醒木,清清嗓子就开讲。“粤语说书很受广州老人家喜欢,很多老街坊几乎每天到场。”彭嘉志说。
彭嘉志师承知名粤语说书艺人颜志图,现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历史专业,从14岁开始,彭嘉志开始登台讲古,18岁就正式拥有自己的书场。据了解,彭嘉志是颜志图唯一一个依然活跃在“讲古”第一线上的弟子。他说:“讲古这门艺术的门槛,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还需要一定的缘分。”
据彭嘉志介绍,在广东,至今还坚守在粤语说书第一线上的艺人不超过5个,自从2007年,江门的林一峰逝世后,肇庆还有一个柠檬在坚守,此外,就剩下广州的颜志图、姚焕然以及彭嘉志三人了。
彭嘉志表示并不担心粤语说书会没落,“粤语说书应该重归市场,放手让它发展,如果市场喜欢,粤语说书自然能活化、振兴,更不怕会后继无人。”
“过往,广州的传统书场都是由政府主办,这样比较被动,这一两年,我主动与一些商家合作,开拓了一些新模式,例如与电台合作广播小说,参加一些商业演出,逐渐掌握了一些主动性,也开拓了一些年轻的粉丝。”彭嘉志说。
广州文化公园一度是羊城讲古佬最喜欢讲古的地方,他们以在文化公园讲古为荣。2005年,文化公园恢复讲古坛,并定为一项固定节目。如今,逢周一早上是彭嘉志的场,逢周二、四早上轮到姚焕然主讲,星期六早上则由颜志图助阵。由收音机重新回归讲古坛,“讲古”重新赢得市民的喜爱,一个六七十人的场,风雨无阻,天天爆满。(叶间开)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