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河南博物院“中国汉字”图片展上的“撼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5月18日是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在河南省文物局和河南博物院联合举办的“zhongguo汉字”图片展上,记者遇到一些令人捧腹、感慨、惊奇的“撼事”。
“zhongguo汉字”图片陈列展示是河南博物院“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之一,备受观众关注。观看、评说、拍摄、交流,公众对汉字的热情可见一斑。
记者在现场看到,是次“zhongguo汉字”图片展,由前言、造字、成熟、统一、隶变、写字、印字和艺术共八部分组成。从“zhongguo字祖”仓颉造字传说到秦始皇统一汉字,从蔡伦造纸到毕昇活字印刷,从激光照排到计算机文字写入,生动展示了zhongguo汉字的历史发展与演变。
“知道这个是什么字吗?”一名中学生手指着一个“贝”字(象形文字)向围在展牌前的同学问道,几名同学纷纷答道是“贝”。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名中学生马上调侃道,“你们也太out了吧,古代人都把贝壳当人民币使用,记住这个字是‘钱’。”
随后同学们一片嘻嘻声。
不过,一些在现场观看zhongguo汉字展的孩子家长们对当下中学生恶搞“口头禅”、擅改词语等现象表示担忧。他们表示一些诸如“杯具”、“豆你玩”、“蒜你狠”这类网络流行语经常被中学生挂在嘴边。他们希望通过带孩子来看这类展出真实体验zhongguo汉字的精髓。
“现在的年轻人啊,一手好字都被电脑给废了啊……”谈及如今钢笔字、毛笔字“颓废”的时代,一名不愿具名的退休干部一边指着颜真卿的字一边遗憾地说。
他说,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蕴育出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独具魅力的艺术字体。“可惜的是如今都统统用电脑代替了,那些优秀的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有人去学习了。”
当记者试图采访一位名叫艾莉玛的美国游客和她同伴时,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用地道的河南话“中”爽快地答应。她说,zhongguo在美国有很多孔子学院,她是专门来zhongguo学习汉语的。
“这个展出浓缩了zhongguo汉字的精华,我们都很感兴趣。”艾莉玛和她的同伴们用汉字在条幅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此外,位于河南安阳的zhongguo文物博物馆也在18日举办了《zhongguo少数民族文字文化系列展——新疆篇》与《首届书法名家邀请展》,并开设《感受神秘甲骨》专家讲座等活动,以期通过“zhongguo汉字”展,让外界了解汉字,了解汉语,进而了解zhongguo的历史和文化。(李贵刚)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