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倾听古文字的呼吸 聚焦新疆古籍保护(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古籍保护的人才之困
8月6日,第29期全国古籍普查培训班在乌鲁木齐市开课。古籍普查是对现存古籍的品种、数量、级别等次、破损情况和保存保护环境所进行的调查、鉴定和记录。主要内容是对登记的古籍进行详细清点和编目整理,建立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而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介绍,目前我们现存古籍家底不清的情况仍然存在。由于古籍整理力量不足,现在部分图书馆和藏书单位还没有对古籍进行全面编目整理,许多单位没有进行细致清点,流散在民间和国外的zhongguo古籍还是未知数。古籍家底不清的一个影响,就是让国家无法集中有限资金抢救价值更高、破损最严重的古籍。
开古籍普查培训班是新疆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丛冬梅一直期盼的事情。但是她心里还有一点点担心:来自新疆各地州市县的99名学员,听不懂专家学者的讲课内容,那自己的一番心血就白费了。“此次请来授课的专家学者是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中的佼佼者,但我们的学员,许多人之前没有接触过古籍普查工作,经常需要我们从最初的什么是古籍这样的基本知识教起,一下子让学员们听这样高层次的专家讲课,真有点担心。”丛冬梅说。
也难怪,虽说新疆成立了古籍保护中心,但真正在保护中心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五六个人中,四位是今年刚刚招进的学生。以新疆图书馆馆藏古籍来说,仅靠这些人员,得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编目。而相对整个新疆的古籍普查来说,这个工作量实在可以称得上是九牛一毛。
新疆图书馆曾招收一位察合台文字的硕士研究生,希望用他所学的知识解读馆藏古籍中众多的察合台古籍。但三个月后,此人不辞而别,因为业内对懂这种文字的人才实在是太需要了,他去了条件更好的一家博物馆。
“缺人才,缺古籍保护过程中的所有环节的人才。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丛冬梅的话语里透着一股紧迫感。
古籍保护工作中有许多环节,搜集古籍信息,信息有了要能鉴定出它的真假来,还要鉴定它的价值是多少,随后才能是编目等后续工作。整个过程繁杂细致又不能有一丝马虎,稍有不慎,就会给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过去我们谈到古籍保护时,常说没有财力,领导不重视等等。应该讲,现在这些情况已不是主要问题。古籍现在存放的单位很多,所以在管理机制上虽有改善,在合作研究上是个大问题。”丛冬梅说道。
事实的确如此,从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带有文字、文书性质的文物,其实既是文物,也是古籍,它自然要进入博物馆、考古研究机构。
古籍存放地点的不同,带来了管理上的难题。据了解,新疆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是少数民族古籍,民委系统保存最多,而他们却非专业图书保存单位,怎么办?只有依靠古籍保护机制来进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