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十二五"考古工作动向:基本建设考古是重中之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12年全国考古工作会议于6日、7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文物考古部门的代表以及专家分析了两年来我国考古工作的得失,对“十二五”期间考古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会议期间,2009—2010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揭晓,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浙江良渚古城2009—2010年的调查发掘、陕西西汉帝陵考古调查发掘等4个考古项目荣获一等奖。
80%以上的考古配合国家基本建设,考古质量明显提升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指出,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大遗址保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在过去的两年取得重大进展,也是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配合国家基本建设的考古占所有考古工作的80%以上,三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二线、京沪高铁、川气东送等国家重大基本建设工程,一直是考古人员工作的主战场。
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现在有了更多的学术课题意识,考古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比如重庆老鼓楼南宋衙署遗址、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的考古发现,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也促使地方政府采取原址保护措施,留下城市文化命脉和历史记忆。
但目前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仍突出,文物遭受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在进行基本建设时有法不依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政府部门和法人违法的行为屡禁不止。
大遗址保护将向纵深发展,将形成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
国家文物局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六片、四线、一圈”为重点、150处大遗址为支撑、覆盖全国的大遗址保护新格局。今后几年,大遗址保护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以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建设、重点海域专项调查、重要沉船和水下遗址抢救性保护等项目为重点,逐步构建国家主导、以沿海海域为主、适当兼顾内陆水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
全国具考古发掘资质的领队不足700人,考古事业缺复合型人才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考古新发现的积累速度与规模已远远超越了考古研究的速度与规模。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将考古学调整为一级学科,考古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结合中华文明探源、指南针计划、早期秦文化研究等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开展的考古工作日益深入,盐业考古、城市考古、佛教考古、手工业遗址考古成果令人瞩目。跨学科、跨行业合作加强,现代空间技术、测绘技术、数字信息采集和材料提取技术逐步推广,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带动作用显著。
然而,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文物局专家委员的平均年龄已超70岁,全国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的领队不足700人,无法应付在全国各地铺天盖地进行的基本建设项目。(记者杨雪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