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京制定明城墙排水方案 “喷泉”问题将解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去年7月,一组关于太平门“龙脖子”路明城墙的照片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当时大雨虽然停了,但600岁城墙依然在淌水,形成了“喷泉”。实际上,从2007年起,这里的城墙就开始往外冒水。
今年的雨季又快到了,网友们开始担心了。
昨天,城墙管理处杨孝华处长告诉记者,目前对这段城墙的巡查全年有10次,其中1月—5月有2次,6月—9月有6次,10月—12月有2次。特别是在雨季,基本上20天就要进行一轮仔细的排查。
城墙管理处专家马俊告诉金陵晚报记者,从目前监测的情况看,现在的这段明城墙“身体”状况良好,城墙的裂缝和位移都在可以接受和控制的范围内。
“我们打算借鉴市政排水的方案,使用顶管的方式在明城墙下面埋设管道,将聚集的水从管道里面排出去。” 杨孝华说,“下半年这个方案将请权威专家论证,再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如果一切顺利,希望能在明年的雨季到来之前完成整个排水系统。到那个时候,龙脖子段明城墙的‘喷泉’有望彻底解决。”
一问一答解惑答疑
金陵晚报记者:“喷泉”的情况对明城墙有何影响?
城墙专家马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墙“喷泉”是墙体内部压力的一次释放,积水及时排出后可以避免墙体鼓胀,从短期来看,对城墙有一定的好处,但从总体和长期看,还是弊大于利。主要是长期“喷泉”会冲刷走城墙内部的材料,时间长了会破坏城墙的结构稳定性。
此外,城墙往外冒水,对于这个路段的交通有影响,给车辆和行人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金陵晚报记者:城墙“喷泉”的水从何而来?
城墙专家马俊:这段明城墙高度在11米,在顶部有排水沟,将顶部的水排出,而城墙4米高的地方有排水槽,市民看到的一部分喷水的情况是排水槽在正常排水,而排水槽排出的主要是墙体表面水。而现在问题最严重是城墙的地下水,因此山体与城墙的高低落差,大量的水聚集明城墙根部,最终从距离地面1.1米左右的地方排出。
金陵晚报记者:为什么要采用顶管的方式进行排水?如何保证城墙的安全?
城墙专家马俊:顶管技术是市政部门常采用的一种排水方式,它是一种非开挖掘进式的地下管道铺设技术,只需用工具管或掘进机穿过土层就可埋设管道,不用开挖地面,而且对地面建筑物几乎没有影响。城墙北侧的地形相对较低,顶管工程也将从这里入手。
不过为了保证明城墙的安全,地面挖开的深度有着严格的要求,我们考虑是挖开的深度是埋设管径的3倍,很可能有5、6米深,这个要等管径确定下来再进行论证。
金陵晚报记者:下一步要进行的整体排水方案是怎么样的?
杨孝华处长:这个“地下排水方案”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疏导,在龙脖子段城墙内侧沿线40米的范围内开凿排水沟;第二步是蓄水,在墙基底部开凿一个集水井,将山体水和地下水汇集于此;第三步是排水,利用顶管技术在墙基以下开凿两条排水通道,将集水井内的积水从地下穿过龙脖子路,排至白马公园一侧的低洼处。这样一来,所有积水都将经由“地下暗渠”排出,从此告别“喷泉”尴尬景观。
金陵晚报记者:目前南京明城墙的修缮情况如何?
杨孝华处长:目前两段明城墙的修缮正在进行,一段是从玄武门到神策门,长度为2公里,另一段是中央门到钟阜路西,长度为1.7公里。此外从中山门到琵琶湖的一段1.7公里城墙的修缮计划已经立项,而明年则重点完成龙脖子路城墙的排水工程。等这些工程全部完成,则南京明城墙的修缮将累计完成25公里的工程。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