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白烨:“90后”尚处于文学爱好者的习作阶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白烨:尚处习作阶段 
  今秋,第一批90后大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他们的表现,已然成为逃不脱的热点话题。近日,一批90后签约出版社成为职业作家,吸引了媒体的关注。“90后”作家的成长历程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与80后相比,他们的文学创作又体现出怎样与众不同的特色?近日,本报记者走近90后作家,了解他们的创作和生活。
  关键词:风格
  乐于分享和表达自我观点 
  近年来,90后作家在文坛上异军突起,逐渐形成一定的气候,他们立足于自我的感受以及对社会上热点问题的思考,以微电影导演、药家鑫事件等社会上关注度极高的人物和事件、历史等作为创作背景,与传统作家不同,他们并不追求文学创作道路上的职业化,而是更希望在生活中分享、表达属于自己的观点。
  目前就读于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新锐作者余慧迪,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学院派的90后代表作家,希望通过她笔下的故事,讲述青年们的梦想。
  就读铜陵学院英语系的疏星,因参加出版大腕金黎组合和郭敬明主办的“第二届文学之新”大赛脱颖而出。 2012年疏星推出构思创作已久的处女作《把耳朵捂住》,主要讲述了现代社会因为网络的流言蜚语而引起的中伤同学朋友的故事。
  疏星谈到自己的创作感受时称:“启发我写这个故事的,源于前一段时间网络上关于药家鑫的新闻。舆论对这件事的反应,让我想讲一个青春题材的故事,让它来承载这所有人情世故背后的东西。 ”
  关键词:特点
  缺少鲜明的时代特质?
  李军洋,90后青年作家,重庆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沉淀》《开往青春的火车》等书。在他看来,90后作家虽然已经在当今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但是90后作家仍然缺少有实力的作品,难以在文坛上形成大气候,他甚至认为,95%以上的90后作家趋于平庸,大部分90后作家成为80后作家的复制品,缺少鲜明的时代特质。
  谈及90后作家的创作,李军洋认为,现在比较活跃的90后作家,从创作特点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校园文学,属于“无病呻吟”型。李军洋调侃,自己就是其中之一。第二类是臆想型,包括玄幻、恐怖、悬疑类作品等等。第三类是诗歌创作。目前,90后作家群体当中出现了一批在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诗人,包括苏笑嫣、高璨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分90后作家尝试着创作都市文学类小说,但是在李军洋看来,“写得都不是很好”。
  李军洋说,很多90后作家的成长经历有着共同的特点。“大多数90后作家生活在大都市,我们学习了很多特长,却缺少一起玩的小伙伴,小区邻里之间也很生疏。但是80后作家群体当中,还有一部分有生活在农村的经历,他们下河摸鱼、和小伙伴一起玩,有值得回忆的童年。 ”李军洋认为,正是这样的不同成长经历,让90后作家在创作上呈现出缺少感情、缺少生活深度的硬伤。
  关键词:未来
  体验生活百态切忌急功近利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曾发表文章将4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群体细分为“70年代人”、“80后”和“90后”。他评价,“90后”尚处于文学爱好者的习作阶段。从创作来看,青年作家普遍对重大历史事件有所忽视,对重要的社会问题明显疏离,这使他们的作品在具有生活底气的同时,缺少精神上的大气。不过,在他看来,这些年刚刚崭露头角的“90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80后”的遮蔽,但有着不输于“80后”的巨大潜力。
  在李军洋看来,包括他自己在内,90后作家呈现出来的总体特点就是太浮躁,创作过于追求急功近利,过于追求年少成名,因而写东西重视速度忽视质量,体现出文字把握不够好、急于求成的特点。“实际上,文学创作是需要丰富的阅读以及丰富的社会积累,提升写作的内涵。”在他看来,有的网络作家一年能写几百万字,出的是畅销书,这种书,有市场却没有生命力。而他计划用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出一本书,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经受社会历练,体验生活百态。 记者 吴双
  李军洋,90后青年作家,在他看来90后作家呈现出来的总体特点就是太浮躁,过于追求年少成名。
  延伸阅读
  郭敬明:90后进入创作主流需要时间和时机
  韩寒17岁时写出了《三重门》,郭敬明19岁捧出《幻城》,作为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他们在20岁之前的年纪,已经广为关注,炙手可热。但是直至今天,“90后”作家群当中,也难以寻觅到如韩寒、郭敬明等代表性人物。
  近日,郭敬明的“出版王国”高调签约8名90后作家,并试图强势培养、推广一批90后作者。对于90后作家这个群体,本报也专门采访了郭敬明。在郭敬明看来,与80后相比,90后作家更加强调自我、强调个性,同时又不想被贴上标签。郭敬明认为,他所看中的90后作家或许在文字功底上有继续进步和成熟的空间,但一定要让他看到作品里无可复制的个性特色以及故事创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很容易接收到各种讯息,使得他们在这个年纪就已经被植入了相当前卫的思想和阅历,当这些体现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时,就变成了别具一格的辨识度,他们的想法有时会出奇地妙。但这样的时代也是把双刃剑,高信息量、高变量意味着他们面临的是大浪淘沙,是沉淀。 ”有人对90后作家提出一些质疑,比方说成名早后劲不足;缺少标志性代表人物;一直被边缘化没入主流,对于这些质疑,郭敬明认为,其实三个问题的答案都归向一点,就是“时间”和“时机”而已。 记者 吴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