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近年古装片多流于表面 尊重历史应为基本要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岁末年初,盘点一年的华语电影,发现古装电影烂片奇多,而且均是投资多、明星云集的所谓大片,如《大武当》、《血滴子》、《河东狮吼2》、《四大名捕》、《铜雀台》、《太极》、《王的盛宴》、《画皮2》。它们的共同点是胡编滥造历史,剧情及人物荒唐雷人,观众在忍受了毫无美感的视觉冲击后,对大片逐渐失去了信任。
纵观近几年的古装大片,几乎都是重新解读历史和人物,但这种解读多流于表面化,而且有时与历史相去甚远。如果借一段历史编创出一个好看的故事亦无妨,但无奈连这一起码的要求都达不到,于是我们看到的尽是任意篡改历史胡编滥造的故事,有时荒唐得令人愤怒。如《河东狮吼2》,假借诸葛亮与黄月英的爱情故事,让张柏芝和笑星小沈阳胡乱演义,《王的盛宴》则完全是导演自说自话,观众看后不知所云。
与武侠和战争扯上关系,也是很多古装片的共性,于是便在片中大肆炫技,打得一塌糊涂。但这种炫技毫无新意可言,而且与剧情和人物脱节,如《太极》、《铜雀台》、《四大名捕》、《大武当》等。尤其是《大武当》,这部电影试图综合功夫、探险、民国年代、当红偶像明星等各种元素,打造类似《夺宝奇兵》的好莱坞式大片,但由于剧情极不靠谱,最后成了一部彻头彻尾一无是处的影片。《画皮2》和《血滴子》则打着3D的幌子,却制造出伪3D的效果,无异于欺骗观众。这些古装片除了热闹的场景,乱七八糟的的武打,弱智的情节外,观众看完后发现什么都不记得,除了里面的一些让人捧腹的低级失误。
《英雄》、《十面埋伏》所开创的视觉美学式华语大片,在最初的几年,由于观众对大片的渴求和大片数量的稀少,的确有过几年的风光,也引得陈凯歌和冯小刚皆步入到古装大片的拍摄行列中去。十年过去了,现如今的华语古装大片依然在不断地张扬一些视觉表象的大片范儿,而缺少了对大片叙事内在逻辑的进一步探究。这种集中在题材、表现感上的批量复制,已经令古装大片对观众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如一个关于鸿门宴的故事,连续两年都贡献出了所谓的古装大片,创造力的匮乏可见一斑,即便在历史资源中寻找宝藏,也只是懒洋洋地捡起那几个最浮在表面的珠宝,而懒得去深挖其他一些更有新鲜感和发掘度的题材。如果说最开始几年,观众一窝蜂地看古装大片,还是图个新鲜的话,那此后经过一部部题材重复、风格雷同、故事欠新意的古装大片的历练,观众最初的观影热情已被消耗得所剩无几。古装大片一味重复生产,毫无特色可言,显然已无法再如之前般叱咤风云。
其实,有很多历史故事可供进一步挖掘、搬演,但必须尊重历史,科学创作,不能胡编滥造。而且华语大片也不应仅仅局限在古装这一个品种上,国内电影人也应当积极地去拓展其他类型,如国产电影一直缺少的科幻、灾难题材等,但前提是要尊重观众。只有这种尊重成为了华语大片的运作常态,华语大片或许才能产生可与好莱坞大片相媲美的产品。
(肖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