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泰州挖出清代“争议”石碑 待史馆建成展示后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泰州2月27日电(周胜涛 贾宏伟)2月27日,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在修缮柴墟水景街区时,挖掘出来一块清朝嘉庆年间的石碑,当地文物专家通过碑文判定,这是当时具有争议地界的一块“公示碑”。 


  高港区柴墟水景街区施工人员说,当天上午,他们在挖距离地面一米深的一块地基时,突然碰到一坚硬物,经过清理发现是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字迹,随后他们立即报告给泰州市高港区文物部门。泰州市高港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进东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相关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经过用毛刷和清水清洗后,石碑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


  陈进东说,通过碑文判断,该石碑立于清朝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十月初七,距今整整210年。当时泰兴县西部的宝宁、太定和原额三洲的地界与其他官府的地界有争议。三洲的居民把此事告到署江南直隶通州府(现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正堂章为(相当于南通市市长)通过土地规划部门重新丈量后、该地区大约有三千亩。随后官方画图造册,判定宝宁、太定和原额三洲应属该地居民所有。勘定后,通州府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给江南直隶通州府泰兴县衙。泰兴县正堂(相当于县长)王为又转发了通州府的文件。文件最后还说,公示发下去后,要速速立碑为证。如果哪个人在来骚扰侵犯,要按律处理。


  陈进东对记者说,该碑文写的挺有“意思”,那时候的官员一点也不“低调”,碑文中把通州正堂和泰兴县正堂立过什么功,受过什么嘉奖也刻上去了。记者看到,该碑文长160厘米,宽64厘米,厚度有25厘米。移动时,8个壮汉用木杠抬了半个小时才移动了20米。 


  陈进东表示,该石碑是至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文字历史介绍最为详细的石碑,这块清代石碑的出土,为清代期间高港地域界限的划分提供了一份较为详细的文物证据。目前,该石碑暂放一仓库内,待高港区历史展示馆建成后,将石碑放在展示馆存放,供后人参观。(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