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出书增速是卖书16倍 第一出版大国遇"死书"困境(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数据显示,我国一年出版的图书品种达37万种,数量全球第一,比美国多一倍。从2005年到2011年,全国出版的图书品种增幅为66%;而在同一个时间区段,出版物纯销量增长的幅度不到4%——也就是说,66%的品种增长,只带动不到4%的销量增加,如此悬殊的生产销售比,带来的直接后果必然是越积越高的图书库存。
据了解,几乎所有出版社的仓库里,都堆积着大量的无效库存;有的书生产出来不曾上架,不曾与读者见面,只是到书店走了一圈就直接拉回仓库。曾几何时,因为书籍匮乏,人们为读到一本心仪的书而欣喜若狂;如今,书怎么竟成了蒙尘的装饰品,陷入无人问津的窘境?
出书增速是卖书的16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版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赶超欧美等发达国家,出书品种异军突起。最近连续几年,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出版大国”。去年37万的出书品种,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比美国多出一倍。
然而,作为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的我国,更是“第一库存大国”。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额从2005年的403.95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653.59亿元,而年末库存从482.92亿元飞涨到804.05亿元。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1年,全国出版的图书品种数从22.25万增至37万,增幅约为66%;而在同一个时间区段,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数量增长的幅度不到4%,产销增速比相差16倍之多。书出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每年的销量增长并不大,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书面临被封存的风险,形成难以破解的恶性循环。
当然,并不是说库存越少越好,为了维持图书的充分及时供给,一定的库存是必需的。zhongguo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介绍说,出版社、书店要保证市场供应,就必须储备更多的图书,所以,库存中也有大量的“活书”,这是合理的库存。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郁椿德分析认为,1∶1的存销比,对我国出版业而言比较合适。
但是,目前我国的图书库存已经过大,而且存在大量的无效库存。据了解,为了降低成本,有的出版社不得不大量销毁库存,“书店摆放量是有限的,新陈代谢速度非常快,旧书打折又会影响新书销售,没办法只能销毁。”魏玉山说。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刨去学生课本,存销比(库存码洋与销售额的比例)就会从账面的1.23∶1拉大到1.77∶1,也就是说,每卖一块钱的书要以近两元的库存为代价。魏玉山指出,有大量的图书只是完成了从印刷厂到出版社(书店)的库房再到废品回收站的旅行,完成了从增加单位的总资产再到核销不良资产的数字游戏后,没有与读者见面的机会便化为纸浆,成为名副其实的“死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