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京史上首座西洋饭店修缮在即 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南京7月11日电 (记者 申冉)在南京下关中山码头附近,有一栋红色屋顶、青灰色墙砖的西洋建筑。这座洋楼的前身便是南京开埠后建造的法国公馆,以及后来有“下关第一西洋饭店”之称的扬子饭店。东南大学建筑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教授11日告诉记者,这座珍贵古建筑的修缮工程即将动工,一年后将以最初风貌再现人前。 
  站在南京下关中山码头附近的宝善街街口,这栋颇具异国风味的老式洋楼,在一片现代化建筑中显得卓尔不群。门和窗呈拱形,高而宽的法式窗户,在绿树的掩映下,构成一幅亮丽的图画。
  在建筑的门头旁,有雕刻着精美图样的立柱。整座建筑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整体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总共82间。建筑以明代城墙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坐北朝南,木楼梯、木地板、木屋架,高低错落的laohu窗颇具西洋风味。
  据南京文史专家苏洪泉介绍,这座建筑始建于晚清同治年间:“1898年,南京正式开埠,在下关滨江设关征税,名为金陵关。开埠后,各国贸易繁忙,下关街头处处都有洋人的踪影,急需在当地建一座西洋式的大饭店。法国人法雷斯看准了这一良机,1914年在下关宝善街路口动工兴建,第二年竣工投入营业,起初叫法国公馆。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其老板把目光投向国民dang上层人物身上,遂把公馆改为扬子饭店。法雷斯病故后,扬子饭店由英国人伯耐登经营。南京解放后,扬子饭店曾一度为南京市人民政府交际处招待所,长江河床试验站办公用房,后改为南京市公安局下关区分局所在地。”
  “这座建筑最为特别的地方就是,以zhongguo最传统的明城墙青砖构建了一座典型的法式建筑,这种混搭让其与国内的大部分西洋建筑迥然有异,40公分长、20公分高宽的明代青砖让墙体特别厚实,不仅使得整栋建筑外观雄伟异常,也使得内部冬暖夏凉。”周琦告诉记者,“更为可贵的是,建造者还保留了明城墙砖上的所刻文字,zhongguo古代文字所刻的铸砖者名字在墙体上历历可见,与建筑物的法式风格相映成趣。”
  说到为何会选用明城墙砖,周琦解释,1910年前后,南京城内大量的明城墙被拆除,到处散落的明城墙砖几乎可以不花一文就可收走,南京城很多同一时期的建筑物都是使用明城墙砖建造。
  自去年起,南京市就致力于下关滨江晚清民国建筑群的修缮复旧工程,作为重要修缮项目之一的扬子饭店便由周琦规划设计。
  对于此次修缮,周琦教授表示非常重要,目前这座建筑经年累月、风吹雨打早已成为危楼,亟待保护性修缮。“这座建筑的一砖一瓦都可以说是珍贵文物,为了能够完整的再现建筑的风貌,整个修缮工作将是一块砖一块砖的手工修补,保留住原有砖砌的形状,同时建筑将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加固。”
  整栋建筑预计明年修缮完成,而南京下关滨江的25处晚清民国建筑均将于近期开工修缮。(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