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奇葩博物馆”或涉土地利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三英战赵云”的葵口盘、雍正年间的“金陵十二钗”大缸、“鬼谷子组团下山”的系列陶瓷、区分公母的十二生肖陶瓷、黄帝年间的五彩大罐……一件件足以颠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藏品,为作家马伯庸带来一场不可思议的奇幻之旅,也让河北冀州市的冀宝斋博物馆一夜红遍网络。 
    事件曝光后,河北省有关部门迅速作出决定进行调查,冀州市民政局也于14日正式撤销了“冀宝斋”的注册登记证。这场扰攘多时的闹剧似乎也终于落下了帷幕,但事件反映的幕后乱象却更加引人深思。就此,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文物部门以及文物专家,对民营博物馆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剖析。
    诱因
    “奇葩”博物馆或涉土地利益
    在各种“穿越”而来的雷人展品背后,“冀宝斋”博物馆一连串衔头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这家2010年开馆的村办博物馆,在去年7月还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区。此外,它还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衡水爱国zhuyi教育基地和河北第三批“省级科普基地”。
    据了解,在“冀宝斋”建馆之初,当地就将其纳入“十馆、一中心、一剧院”的文化名片规划中。馆方也力图将其打造成“时间跨度由远古至明清,是衡水市乃至全省最大规模的民间博物馆”。名目多多自然气度不凡,这座高达23米的建筑物占地60亩,分设12个主体展厅,建设成本高达5400万元。在政府的参与下,“冀宝斋”也从一个村委会收藏展示厅,迅速“成长”为一座“文物”博物馆。
    “冀宝斋”的建设曾斥下巨资,然而它的回报从何而来呢?曾有媒体为“冀宝斋”算了一笔糊涂账:除旅游20多万元的年收入外,馆方还得到冀州市政府80万元的补贴,而今年还可能将获得省财政厅补贴50万元。然而算上所有财政收入,与“冀宝斋”超过200万元的年运营成本相比,其年亏损仍然将近100万元。村民们反映,打造博物馆虽然不能提高收入,却有助于当地进行旅游业转型。
    收藏家马未都则直言,这些遍及全国的“山寨博物馆”,大多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有的企业家都会选择盖一座假博物馆,而且将规模做得越大,越容易作为跟政府换土地资源的筹码。
    现象
    赝品难查处,民间有苦衷
    在“阴谋论者”的眼中看来,民营博物馆不过是一场“圈地运动”的幌子。然而,也有文物专家认为,民营博物馆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宜“疏”不宜“堵”,政府与民众应当给予一定宽容。广东省收藏家协会陈少湘就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冀宝斋”也是文物赝品的受害者。
    陈少湘认为,文物鉴定标准一直是民间收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根据目测,有人根据历史考究,有人根据科学仪器,不同专家对文物鉴定有不同结果。我国对这个问题界定还不够仔细,这是引起纠纷的根源。”
    在陈少湘看来,一个合理的文物鉴定机构,应当由具备政府资质又独立于文物管理行政部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完成。由于目前尚未形成类似机制,因此多数民间收藏者只能私底下寻找博物馆专家予以确认。
    “这种找不到鉴定机构的理由是不客观的。”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曹劲却对此提出反驳。她表示,文物局一直都有向公众开设的鉴定站,而且具有国家文物局认可的鉴定资质。
    然而,说到民办博物馆里的赝品,曹劲也感到有些无可奈何:“根据现行的《文物法》,文物局的管理对象是真文物,假文物从来都不归《文物法》管理,它们可能归入工商管理范围更合适一些。”
    而曾参与我省民办博物馆调研的广州艺术博物院研究员陈滢则认为,这些博物馆赝品频出的状况,与收藏者的专业素质有很大的关联。她发现,不少企业家建馆的心态都表现得特别急躁。他们手中的藏品多数来路不明,再加上收藏者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参差不齐,这都影响到民营博物馆的藏品质量。
    症结
    民办博物馆资质监管不易
    不少文物专家都认为,民办博物馆的监督不是一件易事。“冀宝斋”的雷人展品,也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关注。7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要求开展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工作。
    据统计,自1996年批准私人建博物馆开始,民办博物馆呈现雨后春笋的发展形势。到2011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535家。然而,却有数据显示,能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民营博物馆只占10%左右。多达九成的民营博物馆既无法登记,也无人监管。
    “因为民间博物馆的审批部门的权力逐步下放,从以前必须由省级部门审批到现在只需区级部门审批,所以审查的力度也慢慢降低。”曹劲表示,由于民间博物馆可以直接到民政部门注册成为独立法人,在没有文化部门批文的情况下,它们往往也能从民政部门获得证书,而民政部门发证以后也不向文化文物部门反馈信息。因此,究竟有多少合法的民办博物馆,文物部门无法掌握信息。
    “《博物馆管理办法》也谈到,违反相关规定的博物馆,行政部门可以撤销博物馆的法人资格。然而,我们没有条件撤销民政部门授予对方的法人资格。文物部门只能从博物馆管理角度,尝试规范民办博物馆的成立和运作。”曹劲表示,文物部门一直希望与民政部门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就算是只在区民政局登记注册,起码要先在区文物部门报批审核。
    目前,广东只有44家民办博物馆在文物局有备案。而文物部门每年都会对其进行年检,管理上尚属规范。“尽管在珠三角地区,一些私人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也存在赝品问题,但我们还没有出现像‘冀宝斋’那样离谱的案例,我们也下令要求整改。”陈滢表示。
    “国家文物局预期,到2020年,民办博物馆数量将占博物馆总量的20%。”曹劲希望,将来民办博物馆管理制度更为规范化,使得这些博物馆更有效发挥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实习生 冯梓莹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