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京文物保护层次不齐 官方:制约因素是资金平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南京11月6日电(王琦)11月6日十点,第八场“向人民汇报”述职评议正式开始,被评议部门是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于媒体观察员提出的关于文物保护层次不齐的现状问题,南京市文广新局解释称,很大的制约因素是资金平衡的问题。 
  众所周知,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称,有很多的名胜古迹、文物需要得到保护。
  媒体调查员调查发现,南京老门东由秦淮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巨资精心打造,已成为南京城一张新的名片,今年国庆节重新开张。这片街区造价不菲,咖啡馆、德云社等的入住让整条街区生机勃勃。
  然而离老门东不远的有一个叫做“周处读书台”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却是一派落魄和凄凉的景象。在古旧的门楼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标牌已经模糊不清。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处杂乱的民居和简易搭建的棚户房。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几年前相关部门就曾经对外宣布,将这里规划改造,在2010年完成复建,并打造成5000平方米的小游园对外开放。可现如今,周处读书台依然埋没在破旧民居之间。标注有西晋年代的门楼已然成为大杂院的门院。
  同样的,在朝天宫古玩街附近也有一处文物保护单位亟待保护。这处叫做朱状元巷清代住宅的建筑是1996年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院内白墙黑瓦,木雕门窗,处处充满着古建筑之美。然而从高处俯瞰整个院落却能发现屋顶已经破损不堪,很多屋顶瓦片已经滑落,只剩下一些木结构的屋梁在勉强支撑。整片房屋摇摇欲坠。
  同时文物保护单位,现状相差如此之大。媒体观察员尖锐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状况是因为资金不够?还是人员不足?是不是因为这些文物保护的投入没有经济效益,所以不愿意去做呢?”
  对此,南京市文广新局局长、局dang委副书记刁仁昌解释:“很大的制约因素是一个资金平衡的问题。刚才提到的周处读书台,秦淮区在2008年做过承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它搬迁、出新。现在老门东基本已经出来了一部分,这一块还没有动静。周处读书台有将近50家住户在里面,住户的搬迁,包括后面的修缮,资金要一个亿以上。我们现在更重视文化的投入,这个情况会很快的改变。”(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