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1920年毛泽东寓所旧居开馆 毛泽东曾住两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安义路63号,解放以前叫“哈同路民厚南里29号”。这处甲级楼宇嘉里中心包围下的石库门保护建筑,有一段光辉历史:1920年毛泽东旧居。当年,毛泽东在这里居住了2个月。

  这处旧居被静安区以一种特殊方式保护了下来。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1920年毛泽东旧居”,今起免费向公众开放。

    一生中关键性的时刻

  这幢沿街的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两层楼房,楼下是客堂间,放着一张方桌和几把椅子,用来会客和吃饭。楼上是卧室,当年毛泽东就睡在靠北的落地长窗旁的板床上。

  从1920年5月5日抵沪至7月初离沪,毛泽东一直居住在这里。期间,他成了“四件大事”。毛泽东以“驱张”代表团成员身份,从北京来沪,在安义路住所发起成立“湖南改造促成会”倡议,并发表了《湖南改造促成会发起宣言》、《湖南建设问题商榷》、《湖南人民的自决》等文章;在此期间,他列席“半淞园会议”,讨论新民学会的任务、活动原则、入会手续等;当年5月9日,他还到洋泾浜法国码头,欢送6名新民学会的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他还多次前往老渔阳里2号拜访正在酝酿创建zhongguogongchandang的陈独秀,一起探讨马克思zhuyi。

  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时曾回忆道:“我第二次(注:实为第三次)到上海去的时候,曾经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zhuyi书籍。陈独秀谈他自己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zhuyi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zhuyi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zhuyi者了。”

    楼宇开发方参与旧居保护

  “1920年毛泽东旧居”的开放,是近年来静安区继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开放之后的又一工程。

  “旧居保护历时漫长。”静安区文史馆馆长杨继光说,1959年旧居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曾举办过专题展览对外开放。而为了在城区发展中平衡好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静安区走出了一条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共同推进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开发开放”的新路。

  修缮一新、崭新开放的“毛泽东旧居”,室内空间仅80平方米。展品中,有静安区文史馆征集来的毛主席曾经使用过的“555牌”香烟盒,全套六册《gongchandang》月刊,还有毛主席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批示文件用的铅笔和红色铅笔、在人民大会堂一号厅使用的瓷杯、瓷勺和瓷碟等。本报记者栾吟之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