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山西成立晋剧名人工作室 应对非遗“人才危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太原1月10日电 (王燕君)10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工作室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成立,“这是应对晋剧非遗‘人才危机’的一项新探索”,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瑞鹏说。 
  王爱爱出生于梨园世家,7岁进入梨园门,不就便开始登台表演,今年74岁的王爱爱为zhongguo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有“晋剧皇后”的美誉,她创立的“爱爱腔”已成晋剧青衣演员学习的典范,为晋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瑞鹏称,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王爱爱工作室力图通过发挥名人效应,采用现代师徒制进行戏曲人才培养,同时聚集和整合戏曲人才资源,采用现代师徒制进行特色戏曲教学,挖掘整理研究现存晋剧戏曲文物和王爱爱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资料等。
  当日,文化部发贺信称,山西成立王爱爱工作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方式的一种新探索,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对推动戏曲艺术发展、促进出人才、出精品很有积极意义,这充分反映了山西对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的高度重视。 
  晋剧,又名山西梆子、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部分地区。在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曾有过鼎盛时期。但近几年来,也和其它剧种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元文化影响zhongguo的内地城市,人们对古老剧种失去了兴趣。“晋剧弟子们纷纷转行,我意识到艺术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人才,而我不能只是一个梨园表演者,要变为梨园的教育者”,王爱爱说。
  为保护这一剧种艺术,2007年,晋剧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王爱爱成为首批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的代表性传承人。至今为止,王爱爱已有20余个徒弟。
  “工作室启动以后,以王爱爱为专业带头人,组建新型教学团队,探索现代师徒制戏曲教学模式,以王爱爱为艺术指导,王派弟子领衔、戏曲系师生组成实习演出团,开展实践演出等方式将传统艺术发扬”,张瑞鹏说。(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