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严歌苓谈《归来》:我看剧本的时候就流泪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陆犯焉识》是严歌苓重要的转型之作,在2011年10月出版后,好评如潮。根据其改编的张艺谋电影《归来》热映之际,小说母本也持续成为关注热点。苍凉中的温情如何体现?陆焉识在个人悲伤与ziyou中如何挣扎? 
  谈电影
  “这个故事它已经打破了年龄和时代的界限,甚至我觉得打破了种族的界限,用了一种人类可以流通的情感的这种呈现方式。”
  在《归来》首映当天采访严歌苓,一袭白衣,款款走来,让人明白气场、气质之类的词儿并非虚言。 
  提前看过样片的人说,这部电影要带着纸巾进去,看的时候人会不停流泪。“我看的时候也是,我看剧本的时候就流泪了。”严歌苓自己也是这样。“现在的年轻人我不知道他们的感受了,但是我觉得这种故事它已经打破了年龄和时代的界限,甚至我觉得他们打破了种族的界限。用了一种人类可以流通的情感的这种呈现方式,因为我觉得好多电影有自己的地域性,不知道为什么离开了自己母语的观众群就显得不可翻译,我觉得这个电影张艺谋找到了一种可以流通的语言,可以流通的情感表达方式,从小说到电影这是一种很大的成功。”
  作为作家,严歌苓是个独特的存在,她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很多,却部部大红大紫,随便哪一部,都成为当时的文化现象。因为没有担任电影《归来》的编剧,她听到的都是侧面消息。“听到说,这么大的容量是不是弄上下集啊。那就更难选了,这个故事当中,可以虚写,用失忆来写这两个人的感情,或者写残酷的大背景,造成两个人蹉跎的情感,错位的相爱,这种可以用最后这一点,但是如果你要铺开来写,那个选择就更加难了,那个就要实写了。虚写可以去折射,把所有的东西放在背景里,可以折射出他们经历了多少,然后最后走到这个样子,然后他们来拼接这些残破的东西,这是我听到的。”
  对于好莱坞电影和zhongguo电影,严歌苓都有独到的认识。“好莱坞写的英雄都有缺点,他们一个英雄身上都有一个非英雄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非英雄,最后你发现,通过塑造一个非英雄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一个英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物到最后都不一样,怎么来理解英雄这两个字,如果你这样去写一个人的话,像张艺谋就描绘了有很多很多缺点的,甚至有很多不堪的人。实际上这都是好莱坞塑造英雄特别有效的办法,你看写辛德勒的名单,那辛德勒是什么人?到外面去找女孩子,我们能写这样的人是英雄吗?因为我们对英雄的理解不是这样的。”
  论ziyou
  “我自己虽然喜欢ziyou,但是实际上是最不给自己ziyou的。我要对自己所有的ziyou有所把控。”
  小说里,有严歌苓祖父的影子。电影里,描摹了一个人经历了所有的苦难以后,一种不计较的态度。“如果这个人还要非常非常计较的话,那这个人就还没有经受完苦难,还没有把苦难看穿,像佛一样,到最后他能成佛,或者说他已经走出了苦难,他已经给苦难一种解释,一种了断,所以这种时候他不会,他当然是温暖的。只要活着,他就能体会这每天的一杯茶就是好的。最最苦难的,就是苦难以后投射下这样的一个老人的身影。”
  电影的结尾和小说的结尾,冯婉喻的等待也许已经不单单是陆焉识这个人本身了。“她的这种等待已经升华了,她已经是一个形而上的等待了,实际上他回到冯婉喻身边,冯婉喻已经不认识这个人了吗?已经走掉了,陆焉识等不回来原来那个冯婉喻,因为陆焉识不是原来的陆焉识了,他没有抱怨,他会痛苦成那个样子,他现在回来已经淡淡的什么都可以过去了,但是他已经不是原来的陆焉识了。就像我现在回到北京,就不再是回到北京,北京已经不是那个北京了,所以就像意识流一样的东西,这个时间你抓住它就是你的,你再过一段时间,它就不是你的了。”严歌苓说。
  严歌苓说,自己虽然喜欢ziyou,但是实际上是最不给自己ziyou的。但是要对自己所有的ziyou要有所把控。“比如说我早上9点钟到下午4点是不开电话的,这段ziyou我就锁定了,那我要思考也好,读书也好,或者写作也好,肯定归我自己,晚上把耳朵塞起来什么都听不见。你内心想什么,你读书的宁静,也是锁定了内心的ziyou,实际上我就是ziyou了,谁也烦不着我,有一次我在做指甲,有人提醒我说,‘你电话响了’。我说让电话响吧,他要说什么话会比我现在要做的事还重要呢。”
  多产,并且高质是严歌苓小说创作的特点。她习惯大作品插着小作品写,“因为写这样一部书很累,30万字,我还删掉10万字,所以从体力上来讲,觉得要歇几年再写一部大的,就是这种篇幅巨大的作品。”
  谈及电脑写作和纸质写作的区别,严歌苓坦言,实际上自己觉得还是用笔来写好。“因为很多字,要不用就会忘掉了,而且要追求把它写得很漂亮,我对自己有很多要求。”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