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京大屠杀辞典》首卷出版 列出屠杀案例近千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南京城沦陷、强奸事件、难民收容所……这些词看上去“风牛马不相及”,可这都是《南京大屠杀辞典》里的词条。昨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南京大屠杀辞典》(第一卷)新书首发式。据悉,这是世界上首部以南京大屠杀专史为内容的辞书,也是一部兼具学术和科普双重功能的工具书。
  同日首发的还有《第21次是国家公祭》、《南京保卫战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说》、《血腥恐怖金陵岁月》(上下册)等5本新书。上述6本新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南京大屠杀历史。
  现代快报记者 鹿伟
  策划到出版历时四年
  10余国6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编撰
  “这本辞典中少用‘最’,而是用中性的词语客观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说,整部辞典从策划、词条编撰到本次第一卷的出版,历时四年,云集了包括zhongguo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江苏省社科院等众多科研和档案部门,以及来自日本、美国、俄罗斯、丹麦、德国等10余个国家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编撰。
  “专家们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编撰,词条语言客观平实、通俗易懂,在一些重要词条中插入了配图,也能成为大众读者的工具书,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朱成山表示,《南京大屠杀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是对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三十多年成果的一次总结。
  据了解,此次出版的是第一卷,辞典第二、三、四卷,将在2015年zhongguo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陆续推出。四卷辞典收录词条8000多条,共200多万字,堪称南京大屠杀研究的百科全书。
  目前,辞典第一卷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及各大书店陆续发售。
  辞典第一卷写了什么?
  列出屠杀案例近千条
  据介绍,此次出版的第一卷,完整呈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前的历史,包括历史背景、日机轰炸南京与南京空战、日军攻击南京、南京安全区及难民营成立、南京保卫战、南京沦陷6个方面的内容,收录词条2600多条,近40万字。
  在南京大屠杀前,刚开始日军是如何攻击南京的?答案是空袭,而且还是无差别的空袭。这意味着,不管是商店、学校、医院,还是平民房屋都会遭到空袭。
  辞典中详细记载了日军将主要军事设施摧毁完后,开始了无差别轰炸。这也使得当时南京老百姓饱受空袭之苦,一听到防空警报整颗心都悬了起来,急忙跑到防空洞里。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宅巍介绍,在辞典中,共列出了遇害10人以上的日军集体屠杀案例165条,零散屠杀案例715条,各类机构、群体与个人埋尸和处理尸体案例490条。“我们把每一起屠杀与埋尸地点的准确方位与地域,包括新旧地名对照,都在词条中一一注明。”
  过去人们以为南京大屠杀的集体屠杀,往往发生在大江大河边上,不过,孙宅巍研究发现,其实也发生在南京的闹市区。从最新发现的研究资料看,在南京当时繁华的鼓楼、新街口、夫子庙等闹市区或人口密集处,日军也进行过规模不等的集体屠杀。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讲述国家公祭背后的故事
  朱成山和李慧共同撰写的《第21次是国家公祭》同时首发。该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回顾了20年来,作者亲自参与的南京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的历程,指出在江苏暨南京市连续20年举办地方性公祭的基础上,第21次公祭上升到国家公祭,将广大zhongguo人民的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披露了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南京保卫战史》
  保卫战中zhongguo军队牺牲了10名将军
  同时首发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系列丛书”第32—35卷,也是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其中,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宅巍撰写的《南京保卫战史》(丛书第32卷)一书,将南京保卫战放入整个抗日战争的宏观视野中考量,吸收了中日双方有关战役准备和战况的资料,融入了作者30多年来的研究,是zhongguo大陆第一本研究南京保卫战的专史著作。
  “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之间,有着诸多的内在联系。”孙宅巍介绍说,例如南京保卫战结束之日,即是南京大屠杀开始之时,保卫战的时空范畴直接影响着南京大屠杀的时空范畴;八九万名在英勇战斗之后放下武器的士兵,成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可以这样说,要研究南京大屠杀,必须先研究南京保卫战。”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该书以中日双方的档案、文献资料为依据,特别是大量引用了最新公布的日军官兵的日记、回忆及军方文献,讲述了这场惨烈的战斗和zhongguo军人英勇悲壮的抵抗。
  据孙宅巍考证,在这次保卫战中,zhongguo军队共牺牲了10名将军、17名团长以上指挥官。“南京保卫战中,zhongguo守军表现出了英勇顽强、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的抗战精神,不能以偏概全和以成败论英雄”。
  《血腥恐怖金陵岁月》
  收录金陵女大教师见闻日记
  由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陆束屏教授编著的《血腥恐怖金陵岁月——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外人士的记载》也编入丛书。该书收录了时属国际安全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四位教职人员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亲历、亲记的相关日记、随笔和自传。其中程瑞芳日记也是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材料的一部分。
  《血腥恐怖金陵岁月》收录了明妮·魏特琳于1937年8月-1940年4月期间记载的日记;重新整理、注释了现保存于zhongguo第二历史档案馆,曾经发表于《民国档案》上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于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所记的日记;翻译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加拿大籍英文教授弗洛伦丝·埃达·柯克,于1938年6月9日-16日访问南京的随记;节选编译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zhongguo籍生物教授邬静怡的英文自传。其中,程瑞芳日记被称为zhongguo版安妮日记,也是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的一部分。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说》
  汇集70多位幸存者的证言
  由南京军区zhengzhi部一级作家徐志耕,在20多年前调查、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说》一书,编入“丛书”第35卷。记者注意到,该书汇集了70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证言。据悉,早在1986—1987年间,徐志耕便在南京城走街串巷,开始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调查,并出版了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首发式上,徐志耕将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到南京任意一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献上一束鲜花
  2.在12月13日当天,与更多的人一起,全城同祭,寄托您最诚挚的哀思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