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杭州清代石库门建筑群思鑫坊:污水横流成城中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杭州城里最好的石库门建筑群思鑫坊,如今污水横流俨然“城中村” 
  在这里守了大半辈子的老街坊们,一边痛心一边翘首盼着它的重生
  本报记者 王丽/文
  云卷云舒,百年一瞬。湖边邨在历史的发展中完成了华丽转身。而向东穿过延安路,马路另一侧的思鑫坊依然静静地矗立在原地,连同着周边的8幢花园洋房和另外几排老石库门。这里的生活好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这一带老底子是清时驻防八旗精兵的满城。民国时期,政府拆除满城,修起了新的街市里弄,当时有一位丝绸大商人陈鑫公,买下了如今龙翔服饰城所在的地块,修起了两排时下最时髦的石库门建筑,取名思鑫坊。
  现在大家所说的“思鑫坊”,多指包括思鑫坊、萱寿里和承德里三个里弄以及列贤堂等八幢别墅的大片区域。作为杭州城里最好的石库门里弄建筑群,思鑫坊已经成为了旧龙翔桥边老建筑的“孑遗”。
  当年一整车4800块大洋
  买下一套石库门房子
  承德里一弄26号,68岁的宋广谟坐在他那小小的百货铺里,转眼望去,都是自己18岁的影子。
  在思鑫坊住了一辈子的他,被邻里们戏称为思鑫坊活地图。1949年的一天,宋广谟的父亲差人拉来了一整车整整4800块大洋,从陈鑫公三儿子的手上,买下了思鑫坊的这套石库门房子。“那会,武林广场的水田才200大洋一亩,北山路上的房子也没这么贵呢。”宋广谟的老朋友拍拍他的肩,“能住在这里的人都不简单,他们家也一样哦。”
  宋广谟拿出了一张白色的硬纸板,纸板上是他随手记下的思鑫坊的名人们,因为来问的人多了,索性就写下来。
  原来,思鑫坊曾经卧虎藏龙。
  “喏,思鑫坊直弄1号的徐宅,是民国时期杭州银行董事长徐梓林的旧居。隔壁2号,住过胡雪岩的侄子,浙江兴业银行董事、总司理胡藻青。再过去的萱寿里16号,现在的成乐堂,就是民国著名书画家余绍宋的房子,到现在他家后人还住着呢……”这些几十年前的老邻居,在宋广谟的口里如数家珍。
  摊贩林立,污水横流
  如今的思鑫坊成了闹市“城中村”
  地儿依然是当年的黄金地儿,可曾经是杭州城里最好的石库门里弄建筑群的思鑫坊却已物是人非。
  从菩提寺路拐到承德里一弄,不过短短几十米的弄堂却开出了好多家小餐馆。洗碗的大盆就摆在弄堂里,污水横流。一块油腻肮脏的木板就这么横靠在列贤堂的界碑上。
  萱寿里16号,这个当年所谓的英式花园洋房早已看不出当年的模样。院子里到处是各种违章搭建的平房、水台和厨房间。能利用的空间都利用起来,几片三合板,屋檐下一搭就是一间房,睡觉、煮饭、看电视都在里头。
  思鑫坊也早就变了样。宋广谟家对面原本是一个小花园,种满了各种树木花草,小时候,他最爱在这里挖泥鳅,捉蛐蛐儿。七十年代花园被拆了,这里造了一座四层的房子。而这样后来搭建的楼房,在思鑫坊越来越多。宋大伯说,现在像他这样的原住民已经少之又少。房子大多租给了开快餐店的和做生意的人。
  一边痛心,一边期盼
  思鑫坊何时能重焕新生
  湖边邨改造了,龙翔里重修了……破败的思鑫坊却逐渐沦为了阳光的背面。不愿离去的老邻居们坐不住了。
  “老房子损毁得越来越厉害了,环境越来越差,而且生活确实不方便。”宋广谟掰着手指头给我数,“印象中1994年和2007年都发生过火灾,好在消防车都及时赶到,不然按照思鑫坊这个连成片又是砖木结构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上厕所也是大问题。因为是老房子,没有卫生设备,宋广谟和家人直到现在还要到附近的公厕解决如厕问题。“晚上睡觉前去一次,做好准备工作才敢放心上床呢。”老人无奈笑笑。
  宋广谟和街坊们一边痛心,一边期盼,都想着早一天能实施改造。
  昨天,钱报记者也联系上了湖滨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些年,他们曾对思鑫坊内的住户进行过入户调查,对于是否愿意搬迁的问题,居民的意见没办法达成统一。“考虑到老百姓居住不便的实际问题,我们又制定了维修方案,甚至已经进行了招投标,可是即使一幢房里的邻居对于修还是不修都意见相悖,所以直到现在,我们才零星修了承德里1弄、萱寿里1弄的几处地方。”
  日子依然一天天流逝,宋广谟依然守在他的小店里。“一千年前,这里是杭州最矜贵的地段,一千年以后,我想这里依然还会是。因为,西湖搬不走啊。”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