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武昌古城墙界碑保管在库房内竟消失?距今600多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汪洋
  距今600多年的武昌古城墙界碑,7年前被热心市民发现,运到武昌区文体局保管。最近,辛亥革命博物馆提出收藏此界碑,令人意外的是,保管在库房内的文物居然不见了!
  热心市民发现刻字石碑
  当年的发现者樊文伟回忆,2008年7月的一天晚上,他路过武昌紫阳街保望堤141号门前,发现一块花岗岩,上刻8字,其中“墙垣脚界”4个字尚能辨认。
  当时的户主李婆婆称,石碑是几十年前翻修老房子时搬到外面的,一直无人注意。
  经测量,该界碑长110厘米,宽30厘米,厚11厘米。对老武昌城历史颇有研究的民间文史专家刘谦定,经过现场查看认定,这块石碑是当时城墙的界碑。
  刘谦定介绍:古时的“垣”特指城墙,而保望堤这条街因连接武昌城的保安门和望山门得名,这个石碑的发现地点,正好在武昌古城池正南门保安门附近,基本可以确认是武昌城南城墙中轴线的起点。
  根据推测,发现的界碑最晚应该出现在1371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
  辛亥革命博物馆想收藏
  此事很快见诸报端。
  樊文伟回忆,当年武昌区文体局一位科长打电话联系他,询问界碑的详细地址。根据区文体局反馈,后来将界碑运走,一直保管在区文体局,据说存放于武泰闸体育场内。
  辛亥革命博物馆开馆后,亟需大量相关实物,面向社会各界征集,樊文伟推荐这段界碑,引起关注。
  辛亥革命博物馆副馆长曹波介绍,去年,她曾向武昌区文体局表示,希望收藏界碑,“我也去过武泰闸体育场,但没有见到实物。”据曹波称,区文体局的意见是,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不能随便就将界碑搬走,要办手续。
  对此,武昌区文体局文物科科长刘心敏表示,辛亥革命博物馆收藏界碑有两种途径:一是由地方捐出去,二是让博物馆托管,目前仍需协调。
  古城墙界碑竟不知所终
  对这块界碑,当年的发现者樊文伟很是牵挂。昨日,记者随他前往武昌区文体局打探下落。
  刘心敏说,当年界碑是他经手运回,因局机关没有固定的存放场所,于是运到武泰闸体育场的库房存放。
  樊文伟来到武泰闸体育场,希望看看界碑。经层层请示,并承诺不拍照,终于获准进入库房。
  库房系一楼的一个杂物间,里面堆放各种器具、杂物。门边,放了一块条形石,“那就是,你们看吧!”工作人员随手一指。
  樊文伟认真查看后矢口否认:“这不是我发现的界碑!”他说,当年发现的界碑长1米多,上面有4个字可以辨认;这块石头只有40厘米长,上面也没有字。
  工作人员懵了,在库房里找了又找,一无所获。
  此前,武昌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很肯定地说:界碑就在武泰闸体育场的库房里。
  这块界碑又在哪里?本报将继续关注。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