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作曲家周大风去世:享年93岁 曾写出《采茶舞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听到这首《采茶舞曲》,杭州人总会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因为它传神地表达了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
  昨天上午6点30分,《采茶舞曲》的作者、宁波籍著名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周大风,因肺部感染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3岁。
  周大风生前被誉为“浙江的人民艺术家”,一辈子投身于浙江音乐事业,除了写出《采茶舞曲》、《国际反侵略进行曲》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他还撰写了《越剧唱法研究》、《小学音乐欣赏》等多种专著和论文。去世前几年,周大风陆陆续续写下的100多万字,也都跟音乐教育和人生感悟有关。
  周大风的遗体告别仪式拟于本周六在杭州殡仪馆举行。而与其相关的大风纪念馆,也将在年底至明年正式启幕。
  10年100多万字
  他留下了音乐教育心得
  昨天,周大风的学生、杭州大风艺校校长陈建国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周大风就已经被查出患有肺癌,后来经治疗稳定了病情。但今年8月的肺部感染,让他长时间陷入昏迷,最终没有挺过去。
  年轻时,“人民音乐家”的形象就在周大风身上定格。他拯救和保护了一大批浙江地方曲种,曾经拎着一壶酒,跟渔民出海百天,最终留存了“舟山渔歌”的血脉;他写了一大堆关于音乐教育的书籍和论文;即便是在75岁高龄时,他依旧担任着100多个社会职务。
  “到全省各个学校去普及zhongguo传统音乐,是他最乐意的事。”陈建国说。在周大风位于杭州朝晖的家,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办公桌,其他都是音乐相关的书籍、影音资料。
  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周大风还陆陆续续写下了100多万字,大都是关于音乐教育方面的内容。“因为总是盯着电脑屏幕,用电脑写字板写,后来把眼睛也弄坏了。”周大风的儿子周小风说,这些珍贵的文字,家人们打算好好整理编撰,帮助音乐教育事业。
  与音乐打交道的一生,周大风未完成的心愿还有很多,比如筹备大风音乐奖学金和出版一本关于音乐基础知识的书。“书稿已基本完成了,我们会尽快将它出版。”陈建国说。
  位于杭州大关小学的大风纪念馆,也将择日开馆。在那里,人们可以了解到周大风那些从未对人说过的故事,以及湮没在岁月和硝烟中的作品。
  3年一首名曲
  他写出了浙江的好茶
  对音乐的专注,从周大风的童年就开始扎根。周大风原名周之辉,北仑大碶后洋村人。周家是当地富商,对周大风的教育很民主。从小,周大风就是远近闻名的音乐神童,4岁的时候,就很会唱歌,拉二胡。6岁的时候,他被送去灵山小学念书,李叔同、丰子恺、朱自清,都曾是周大风的老师。
  因为抗战等原因,周大风书读得断断续续的,但他靠自学钻研,最终成为一代音乐家,但大多数人知道他,还是因为那首《采茶舞曲》。
  1958年清明前后,周大风去泰顺东溪乡茶区采风,突然灵感迸发,写出了《雨前曲》,而《采茶舞曲》是整首曲子的序幕。下半年,《雨前曲》去北京做汇报演出。演完后,周总理上台,握着周大风的手说:“这首歌,好!有时代风格,有地方风格。”不过总理也提出建议,让周大风把“插秧插到大天光,采茶采到月儿上”这两句歌词改一改。
  回到浙江后,周大风一直在思考改词的事,一放就是两三年。没想到,有一天,周大风在梅家坞采风,再次遇到周总理,而总理一直惦记着这件事,特地帮周大风想了两句歌词,“你看看,‘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怎么样?”
  再后来,《采茶舞曲》走红了,一直在全国各地演出。1987年,《采茶舞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起来,并被推荐为这一地区的音乐教材。
  周大风:1923年出生,宁波北仑大碶人。国家一级作曲、研究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
  作为音乐家,周大风创作的《采茶舞曲》、《国际反侵略进行曲》等作品,曾经唱遍全zhongguo甚至全世界。而对浙江地方曲种的搜集和整理,周大风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所著的《越剧音乐概论》、《周大风音乐教育论文集》等书籍,至今仍有着重要影响。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