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榆林关公文化研究会举办弘关公精神促社会和谐研讨会_关公-榆林-榆林市-文化-长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薛春生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2018年8月5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关圣帝君诞辰1858周年纪念日。当日,陕西省榆林市关公文化研究会在榆林东山关帝庙举行“弘扬关公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主题研讨会。榆林市

陕西榆林关公文化研究会举行弘关公精神促社会和谐研讨会

  2018年8月5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关圣帝君诞辰1858周年纪念日。当日,陕西省榆林市关公文化研究会在榆林东山关帝庙举行 “弘扬关公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主题研讨会。榆林市关公文化研究会会长郭秉兴在会上作主题演讲,榆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高鹄出席研讨会并讲话,榆林市关公文化研究会在榆会员、榆阳区长城沿线关老爷庙管委会负责人以及传统文化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榆林市关公文化研究会顾问王正云主持。

高鹄在研讨会上指出,榆林长城沿线有众多关帝庙,尊崇关圣帝君信仰习俗已有数百年历史。关公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事以仁,作战以勇的“忠、义、仁、勇”,正是关公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zhongguo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zhongguo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关公文化也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今传承弘扬关公文化,也是潜移默化地推动和巩固着社会核心价值和道德伦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进步作贡献。

研讨会上,榆林市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何志刚、陕西省教育志专家李春元、榆阳区政协文史委员杨永生,分别作《强化榆林地域的关公信仰文化研究》《榆林长城沿线关公信仰习俗的传承在民族团结中的历史作用》《东山关帝庙在榆林关公信仰文化中的历史地位》等学术报告。这些报告以榆林地域内历史上尊崇信仰关公文化的习俗,阐述了“忠、义、仁、勇”关公文化的核心内容,与当今社会zhuyi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民个人层面道德准则——“爱国、诚信、友善、敬业”是一致的。而且这些关公文化,早已渗透在长城沿线蒙汉民个人修行和日常行为之中,潜移默化地推动和巩固着社会价值和道德伦理,推动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陕西榆林关公文化研究会举行弘关公精神促社会和谐研讨会

陕西榆林关公文化研究会举行弘关公精神促社会和谐研讨会

陕西榆林关公文化研究会举行弘关公精神促社会和谐研讨会

陕西榆林关公文化研究会举行弘关公精神促社会和谐研讨会

榆林市地处长城沿线,历史上守疆将士或屯垦戍边官兵,为求战事胜利、疆域平安,在长城沿线建有大量老爷庙。随着和平及历史的演变,长城内外的蒙汉民族共同敬奉关老爷,因为关公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和道德楷模。现在榆阳区境内长城的镇北台,两边还有“易马城”和“款贡城”遗址,据清《榆林府志》记载,这两个城就是蒙汉商贸定点定期交易处和蒙汉官员商议重大事件、解决民族问题的议事处。但是在这两城中间有一个西老爷庙。蒙汉双方,无论是商家贸易还是官方议事,双方的商人或官员,必须在交易和议事前都得先敬拜关公。因为蒙汉方双方,都把关公的 “仁、义、礼、智、信” 和“公平、正义、诚信”为共同的行事准则,可以说双方在神灵的见证下,有诚意、有诚信才能有协商和交易的基础。所以,长城沿线众多老爷庙和关公文化就成了增进民族团结,推进经济繁荣,促进和平的宗教信仰的文化纽带。

榆林市关公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08年,是陕西省第一家民间研究关公文化的学术团体,研究会定期编印《关公文化》杂志,与国内多家关公文化研究机构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并多次举办关公文化学术研讨会,其学术成果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首肯。

(榆阳区道教协会供稿)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