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此花被苏东坡赞美走红-竟因太香躺着“中枪”_瑞香-紫花-香味-浓烈-宋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钟葵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以香味极其浓烈闻名的瑞香花,在宋代曾备受追捧,并登上“一品花”的宝座,与牡丹、兰花、腊梅等平起平坐。但明清以后,又被扣上“花贼”&ldq

以香味极其浓烈闻名的瑞香花,在宋代曾备受追捧,并登上“一品花”的宝座,与牡丹、兰花、腊梅等平起平坐。但明清以后,又被扣上“花贼”“花之小人”的帽子,声誉和地位一落千丈。 

江寒汀《麻姑瑞香》

瑞香本名睡香

传为宋人张翊所撰的《花经》,以“九品九命”品评群芳,其中被评为“一品九命”的只有5种花,分别是兰花、牡丹、腊梅、荼蘼和紫风流。

紫风流是什么花?有人回答:是瑞香。没错,紫风流是瑞香花,但并非所有的瑞香花都可以称之为紫风流,只有开紫色花的瑞香才配得上这个名称。

宋《百花图卷》中的瑞香

《群芳谱》介绍说:“瑞香,一名露甲,一名蓬莱紫,一名风流树。高者三、四尺许,枝干婆娑,柔条厚叶,四时长青。叶深绿色,有杨梅叶、枇杷叶、荷叶、挛枝。冬春之交开花成簇,长三、四分,如丁香状,共数种,有黄花、紫花、白花、粉红花、二色花、梅子花、串子花,皆有香,唯挛枝花紫者更香烈。”被《花经》列为“一品九命”的紫风流,应为“挛枝花紫”的瑞香。

瑞香本名睡香。据宋初陶穀《清异录》载:“庐山瑞香花,始缘一比丘昼寝磐石上,梦中闻花香酷烈。及觉,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谓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连睡觉都能闻到它的香味,可见其香之浓烈。但瑞香花有好几个品种,这种产于庐山的瑞香是哪一种?《庐山记》补充说:“瑞香花紫而香烈,非群芳之比,其始盖出此山。”说明和尚梦中闻到的酷烈花香,是来自开紫花的瑞香,很有可能就是“挛枝花紫者”。

民间用“千里香”来形容瑞香

挛枝紫花瑞香是什么香味?其香味浓烈到什么程度?《群芳谱》说:“挛枝者其节挛曲,如断折之状。其根绵软而香,叶光润似橘叶,边有黄色者,名金边瑞香。枝头甚繁,体干柔韧……此花名麝囊,能损花,宜另种。”可见这种花的味道是跟麝香差不多。宋人的咏瑞香诗词中,也经常提到瑞香花味如麝香。如杨万里《咏瑞香》诗云:“外著明霞绮,中裁淡玉纱。森森千万笋,旋旋两三花。小霁迎风喜,轻寒索幕遮。香中真上瑞,兰麝敢名家。”僧惠洪《次韵真觉大师瑞香花》诗曰:“浅色映华堂,清寒熏夜香。应持燕尾剪,破此麝脐囊。有恨成春睡,无人见洗妆。故山烟雨里,寂寞为谁芳。”陈造《瑞香花》诗曰:“钩窗玩孤芳,残月衣上明。紫囊拆兰麝,小风弄初晴。”

对于其香味的浓烈程度,诗词中常用“薰笼锦”来形容。如杨万里《瑞香花》诗云:“侵雪开花雪不浸,开时色浅未开深。碧团圞里笋成束,紫蓓蕾中香满襟。别派近傅庐阜顶,孤芳元是洞庭心。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方岳《种瑞香花》诗曰:“自种幽香傍短棂,荷锄正用雨冥冥。山家安得瑞龙脑,春事不专红鹤翎。持向东风论甲乙,与遮西日费叮咛。何年得似薰笼锦,茗盌时时为乞灵。”朱淑真有诗句曰:“发挥名字来庐阜,弹压芳菲入醉乡。最是午窗初睡醒,薰笼赢得梦魂香。”范成大说瑞香花“浓薰百和韵,香极却成愁”;苏籀形容瑞香花“妍分春月魂,香彻肌骨髓”。

《梅园草木花谱》中的瑞香

而民间则用更通俗的词汇来形容瑞香花味的浓烈。百花之中有“七里香”,有号称“十里香”的蔷薇,有被称为“百里香”的桂花。但人们觉得这些花的香味均不及瑞香浓烈,故用“千里香”来形容瑞香。如将开紫花的瑞香混杂在一起,其它花便都失去香味,只剩下瑞香的味道。这是瑞香把其他花的香味都夺走了,所以民间又称瑞香为“夺香花”。

因苏东坡等人的赞美而走红

香味浓烈的瑞香花,自从《清异录》记载了它的传奇故事后,便一举成名,在宋代突然走红。宋人王十朋有诗为证:“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闻。江南一梦后,天下仰清芬。”宋人认为瑞香是灵花异草,它的出现是祥瑞之兆。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说:“庐山瑞香花,古所未有,亦不产他处。天圣中,人始称传。东坡诸公,继有诗咏。岂灵草异芳,俟时乃出?故记序篇什,悉作‘瑞’字。”

“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登基后的第一个年号,共用了10年(公元1023年~1032年)。宋仁宗是宋代第四代皇帝,故天圣年间仍属宋初。按吴曾的说法,瑞香于此时才开始流传,但知名度并不高,后来经苏东坡等大腕吹捧,才成为人人皆知的名花。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吕大防也有类似的说法,他在《瑞香图序》中说:“瑞香,芳草也……野人不以为贵,宋景文亦阙而不载……予恐其没于草,一日见知于时,殆与人事无异,感而图之,因为之序。”可见在宋仁宗在位期间,瑞香花仍被许多人视为普通花草。

宋 李嵩《冬花篮图》  

瑞香花的走红,应在北宋中期以后,因苏东坡等人的赞美,使它声名大振。苏东坡赞它“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至南宋,瑞香已红遍大江南北,乃至与牡丹、兰花、腊梅相提并论。如杨万里称瑞香与梅、兰为“寒香三友”,其《瑞香花盛开呈周益公二首》诗云:“同花异叶株株异,一种挛枝节节挛。雪里寒香得三友,溪边梅与雪边兰。”樵隐居士云:“众妙与春竞,纷纷持所长。此花最幽远,如以礼自将。猗兰敢回步,薝卜亦退藏。”此外,宋代文人还称瑞香为“佳客”“殊友”。

因香浓成名,也因太香遭人诟病

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瑞香花因香浓成名,也因太香遭人诟病。因“他花闻其香辄萎死”,故“世谓之花贼”。自封“香国平章”的明末清初文人李渔,则称瑞香为“花之小人”。他在《闲情偶记》中说:“茂叔(周敦颐)以莲为花之君子,予为增一敌国。曰:瑞香乃花之小人。何也?谱载此花一名麝囊,能损花,宜另植。予初不信,取而嗅之,果带麝味,麝则未有不损群花者也。同列群芳之中,即有朋侪之义,不能相资相益,而反祟之,非小人而何?”

因瑞香的花期在冬春之交,李渔又感到庆幸。他说:“幸造物处之得宜,予以不能为患之势。其开也,必于冬春之交,是时群花摇落,诸卉未荣。及见此花者,仅有梅花、水仙二种,又在成功将退之候,当其锋也未久,故罹其du也亦不深,此造物之善用小人也。使易冬春之交而为春夏之交,则花王亦几被篡,矧下此者乎!”

文人把“花贼”“花之小人”这两顶帽子扣在瑞香头上,使人们此前对瑞香的美好印象几乎消失殆尽,在宋代曾辉煌一时的“一品花”,瞬间被视为花中杀手。明代以后,不仅赞美瑞香的诗歌少了很多,甚至连愿意画瑞香的画家也寥寥无几,可怜的瑞香,就这样躺着“中qiang”。

原标题:“一品花”瑞香只因太香躺着“中qiang”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