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周易》究竟有多神奇?试论易卦用于筮占的基本原理_深坑-神明-失物-周易-占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学新逻辑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周易》一书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神奇的一本书了。与其说它神奇,倒不如说它神秘。因为尽管在它的身上承载着无数学者的期望,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人敢宣称已经读懂了它。这难道不是很奇怪的

《周易》一书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神奇的一本书了。与其说它神奇,倒不如说它神秘。因为尽管在它的身上承载着无数学者的期望,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人敢宣称已经读懂了它。这难道不是很奇怪的现象吗?一方面,人们宣称它包含宇宙间最深刻的道理。另一面,人们却不敢肯定这书里面究竟讲了什么内容。试问,从一个尚未被读懂的内容里如何引申出宇宙间最最深刻的道理呢。原来,宣称《易经》包含宇宙最深刻道理只是学者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从未得到过经文内容本身的支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传统易学宣称,《周易》乾卦代表天,但是乾卦的卦辞和爻辞里却没有一个字讲到天。那么我们就要问了,乾代表天的结论是从哪里来的呢?很显然,它不是从经文内容里引申出来的,它来自《易传》。如果这个结论不是经文本身固有的内容,那它就只能是从外面强加给它的。也就是说,乾为天的说法是不可靠的,这同时也就证明了《易传》的整个言论对于理解经文也是不可靠的。那么,乾卦究竟代表什么呢?我们只能通过读懂卦辞与爻辞的内容后再做论断,而不是先验的接受一个本不属于经文的说法。所以,《周易》之所以神奇,不是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令人惊奇的思想、技术或力量,而是因为它从来都没有真正的被读懂过。

null

《周易》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它只是上古时代的一本卜筮工具书。那么,我们就要问了,古代的人们为什么要占卜呢?难道是因为上古时代人们对于自然万物的终极原理感兴趣,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后,并获得了宇宙终极原理。然后依据了这些原理创造了预测未来的工具并用于占卜, 从而兴起了占筮的活动。我认为这个想法是不合理的,因为古人不可能形成有规规律的客观宇宙的想法,将自然界作为一个有规律的客体加以研究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趣以后的事情。而且科学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从末出现过。我们不可以这样设想,科学思想曾经在我国的上古时代产生过,并且在获得了重大成果后,又忽然的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们不能够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加上一段科技史,因为这是违反认识规律的。我们只能把《周易》放置到上古时代科技和文化都不发达的背景中,并将《周易》和占筮活动的出现设想为那个并不发达的文化的合理产物。否则,《周易》就将是一个不能理解的东西。我们现在回到上古时代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占卜的问题上来。上古时代,通讯、交通、文化都很不发达,那个时候人们并没有客观世界的想法。人们反而相信在他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神明,日月星辰,雨雪风雷,冰雹闪电,各有专司的神灵主宰,山川河流、土地谷物,俱不例外。除了神明还有各种鬼魅,而鬼的主要成分是死去的祖先。建筑宗庙和祭祀活动就是这些神鬼信仰的产物。

与人间的等级社会相似,神鬼的世界里也有一个主宰,最高的神明被称为天帝。他统领众神灵,赏善罚恶,时时刻刻都在监视着人世的道德与行为。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一切一切,没有不受鬼神控制的。古人以为神鬼才是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主宰。正是在这一观念的控制下,在人们理智不发达,技术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当人们一旦遭遇到无法决策的疑难时,人们首先会想到求助于神明。由于对于神明的信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探问神明意志的客观需要,为了适应这一需要,才产生旨在交通人神的巫祝卜筮的技术与活动。

所以说巫祝卜筮等活动是适应于上古时代人们探问神明旨意的需要的,人们设计卜具画制卦象,并不是为探求宇宙的客观真理,而是为了探问神明的意志。我们现代人已经知道神鬼世界是不存在的,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神明意志之类的东西。我们举鬼卜和骨卜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所谓的龟骨卜,就是拿一块龟甲或兽骨,在其一侧钻凿,却不令穿透,然后在钻凿处灼火。于是在龟甲或兽骨的另一个侧便出现了裂纹,称之为兆,古人就是通过看兆的形状来判断神明的意志。兆是很自然的很客观的东西,但是古人却能通过它来猜测神明的意志,可以想见所谓的神明意志是多么主观的一个东西。看到这样的过程,我们现代人完全可以肯定的说,这里面绝对不会包含什么客观与理性的东西,龟卜骨卜是骗人的把戏。只是在人们迷信神鬼的时代才可能有存在的空间,人类理智一旦开化,它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null

null

可以肯定的说,古人画制卦象、撰写《易经》同样是为探问神明旨意的目标而设。它也不是古人探索宇宙奥秘的积极成果。那么为什么《易经》会比龟卜和骨卜存在的更为久长呢?《易经》比龟骨卜多了文化的内涵,但它并不比龟卜和骨卜更多理性。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么肯定的结论呢?我们的依据就是《易经》卦象用于占卜时所使用的原理。

那么,《易经》卦象用于占卜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举这样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有人因为寻找失物前来问卜。为了应对此类问题的占问,卦师就要事先画制卦象。我们知道每卦都有六个爻的,这个时候,卦师便将每个爻分配不同的含义,并赋予不同的标志或文字以示区别。比如,初爻设为失物并没有丢,还在家中。二爻设为失物丢得并不远,在附近即可找到。三爻设为失物丢得较远,要找到需要费些力气。四爻设为失物永远不会被寻回。五爻设为失物虽然不被找到,但在寻找的过程中会有意外收获。六爻设为失物不被寻回,而且在寻找的过程中遭遇到某个灾难。经过这个程序编制的卦象和文字就可以作为一个模型用于寻找失物的占问。

在实际的占卜过程中,当问占人随机抽的某一爻时,该爻就象征了失物的某一状态。但是,我们要注意该爻所象征的那个状态与失物实际的丢失状态之间并没有任何因果关联。占卜过程的实质是用筮爻的随机性代替了失物实际状态的不可知性。筮占在古人心目中之所以权威的根据,是因为人们对于神明的信仰。占卜的实质是求得神明的指示,筮取的爻象被视为神明的启示或指示。所以,古人信奉占卜不是因为它灵验,而是因为它的结论代表了神明的意志。人们是因为信奉神明所以才信奉占卜的结论,当然在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个概率的问题,当人们占卜的多了,占卜的结论总有与实际情形相符合的时候,这些偶然与事实的相符,就往往用作神话占卜灵验的证据了。

null

我们所讲的例子脱离了经文的实际内容,但易卦用于占筮的原理与此是相同的。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做了上述假设,我们接下来结合具体的卦象来进一步证明我们的结论。我们先讲一下坎卦。坎卦六爻,分别讲了路人不小坠入深坑后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形。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它瑜 ,走着走着不小心便掉进了深坑或陷阱之中。九二:坎有险,求小得。当路人掉进陷阱或深坑中,他首先想到是自救,就是自己爬出来,但是掉进来的这个深坑过于陡峭,路人只能爬出一小段。但这说明了路人掉进深坑之后还可以实施自救。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六三爻代表, 坠入的这个深坑又深又陡,路人无法实施自救,困在里面,无所举措。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坠入深坑中的路人,无法实施自救,就只能等待坑上人的营救,这个九四爻就代表被困在深坑中的路人,被坑上人发现,并得到了救助。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这六五爻代表坑上的人对路人实施营救,他们使用填坑的方法,但由于这个坑太深了,以至于旁边的小土丘都被铲平了,深坑还未被填满。这就说明坑上人的营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叫做人他救有小得。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上六爻是说路人被用结实的绳索捆绑了手脚,扔进了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枯井之中,不能被人发现,又无法实施自救,以至于三年都不能见到天日。

在实际的情形中,行人一旦掉进坎窞之中,它的结局也只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自救,就是自己爬出来。另一种情况是他救,就是被坑上的人营救。而最坏的一种就是自己爬不出不来而又不能被人发现,只能坐以待毙了。所以,坎卦六爻就包含路人不小心坠入深坑后,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形。也就是这个原因,坎筮就可以用于路人在外行走,遭遇诸如坠坑之类的困难经历的占问。当它用于此类占问时,所使用的原理与我们上面假想的例子中是一致的。

我们再来讲一个睽卦的例子。睽卦是筮算如家长丢失小孩,主人跑丢仆人或马匹等情形的专卦。在古代,古人如遭遇此类问题而求占,卜师就可以使用睽卦为其筮算,不同的爻位象征着不同的筮算结果。比如,初九,丧马勿逐,复。丢失了马不用找,它自已会回来。所以筮得初九爻就意味要寻找孩童、马匹或仆人并没有丢,它们会自己回来。九二,遇主于巷。与主人在巷子里相遇,所以筮得九二爻意味着能在不远处将睽孤寻回。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睽孤在外见到牛拉大车不动乘离景象,暗示着他不能与主人相遇。所以筮得六三爻意味着睽孤已经走远,不能在附近将他找到。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睽孤终于与前来找寻他的家长相遇,但由于身处异地,被当地人当作坏人捉了起来,双双被俘。“交孚"就是双双被俘的意思。所以九四爻代表大人在很远的地方将丢失的小孩子找到,但出于某个特殊的原因停留在外,未能及时赶回。六五,厥宗噬肤,往何咎?要找的孩子就在前面那间破庙里吃肉,前往寻找何咎?所以六五爻意味能成功将走远的小孩子找回来。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上九爻才是真睽,意味着小孩了越跑越远,无法与寻找他的大人相遇相,只能流浪在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睽卦将丢失小孩、仆人或马匹的种种可能的情形,浓缩在睽卦不同爻位中,从而作为一个标准模型来应对日生常生活中此类问题的占问。当睽卦用于实际问题的筮算时,它所使用的原理与我们前面所做的分析是一致的。它在实质上就是用筮取不同爻位的随机性,来代替实际情形的不确定性。据此可知,易卦的原理其实是很简单的。所以,我们不能迷信传统易学的言论,而且在理性昌明的今天,我们不能够再沿着古人道路将《易经》神话下去。因为神话经典根本就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出路,古人在那个方向上已经走了两千多年而没有走通,我们只得另寻出路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