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探秘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个性原因:晏殊给了他什么忠告?_变法-王安石-苏东坡-的人-晏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写乎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王安石史称的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朝代,由王安石发动的改变国家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其规模影响堪比春秋战国时代的商鞅变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间两起两浮,十六年后以失败告终

王安石

史称的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朝代,由王安石发动的改变国家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其规模影响堪比春秋战国时代的商鞅变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间两起两浮,十六年后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本身所致,在此仅聊聊王安石的个人因素。

(一)王安石性格孤傲,是个倔强认死理之人

王安石有天分,勤奋好学,庆历二年参加科考,获得进士第四名,不久和几位中榜考生一同去拜望时任枢密使的晏殊。晏殊由于和王安石是同乡,对他自然十分亲切。来客告别时,晏殊专门另约时间,请王安石到府上吃饭聊天。

那天在席桌上,晏殊赞赏王安石的品德、声誉和学识,说考中进士为家乡增光添彩了,还说他的发展前途远大,以后的官位一定和本人一样高。

晏殊当时已处于位极人臣的地位,这么不吝给后生辈点赞,虽然王安石嘴上在不停地说自谦话,其实啊浑身倍感通泰。

不过晏殊随后语重心长地说道:以后你能容他人,他人才能容你。王安石礼貌地不停点头,心里却在想,你已当上这么大的官,话说得如此卑下,用得着吗?说白了其实是很不以为然的。

(宋朝市井)

包拯当京都开封府尹时,司马光和王安石都在其手下任职,一贯冷颜冰面的包拯,不知是家有喜事儿高兴,还是打算考查一下他俩,有天邀请两位一起品酒吟诗。

司马光比王安石大三岁,幼时以砸缸救一同玩耍淹水的小伙伴闻名,领先吟诵了一首自己填写的《西江月》词。

包拯对词中那句“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很感兴趣,一边大声喝彩,一边起身倒杯酒相敬。司马光平时不喜欢喝酒,但领导敬的酒,拼命也要喝下去才行啊!他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酒杯,毫不犹豫地一口灌进嘴吞下肚,瞬间脑瓜儿一阵眩晕,赶忙用只手偷偷扶桌沿。

紧接着王安石吟诵了一首诗: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包拯虽然不是诗人,但宋时当县令以上文官的起码都是进士出身,诗词歌赋皆颇有功底。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与唐代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那句相比,不仅气魄宏伟,外搭更为浪漫。

包拯哈哈大笑道:志向高远。好诗啊好诗!老夫敬你一杯。

不料王安石不接杯,也不看司马光使劲眨眼劝他喝酒的表情,泰然自若地给包拯躬身行个礼道:晚生从不喝酒,以茶代酒吧!

包拯是个有宽厚胸怀的人,一笑了之。

虽说这是件小事儿,但管中窥豹,王安石那倔强认死理的性格可见一斑。

《苏东坡》中的王安石

(二)王安石把对变法有一些看法和意见的人统统列为反对派,对反对派实施全面专政

从社会各方面实行变法,无疑是一项涉及面宽、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既要真抓实干,也要“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在统一各级干部思想上,要下大力气费苦功夫。听到了不同意见,要作认真分析,有益的作为改进工作的参考,谬误的要做耐心细致的疏导。一句话,真心实意投入到变法中的干部要“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王安石呢?把对变法有一些意见的人统统列为反对派,称为“旧dang”,包括司马光、韩维、文彦博、欧阳修、富弼、韩琦、范缜、苏轼兄弟等,一律贬职外放。对支持变法的人,称为“新dang”,如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等,不论品行道德如何,通通委以重任。

“新dang”不择手段打击“旧dang”,以苏东坡的例子为最。

其实老苏本人并不反对变法,国家由贫弱变富强也正是他的愿望,只不过他对其中几项具体办法有些意见而已。“新dang”毫不留情地对他痛下杀手。

苏东坡

“新dang”骨干分子李定认为苏东坡借他的家事作诗嘲讽了他,对苏东坡一直深恶痛绝。苏东坡调动工作时,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说了一句“难以追陪新进”的牢骚话,被李定抓住把柄,诬其暗讽朝政,把其关押到“乌台”(御史台官署)。

身为御史中丞(御史台最高长官)的李定夜以继日地折磨苏东坡,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一来幸好宋代有不杀文官的祖规,二来幸好苏东坡心胸开阔,过苦日子安之若素,否则不是早就被杀头或英年病逝了。

苏东坡算一个高级干部,作为“新dang”领袖的王安石肯定知道这事,如不同意或不默许,李定敢这么胡作非为吗?

dang争的危害很大,变法失败后一直缠绵不断。上不理政,官僚贪腐,内耗严重,国贫兵弱,是自此四十几年后北宋被灭亡的根源。

资料图

(三)王安石推行变法,追求急功近利,缺乏监管,执行者营私舞弊,造成了社会动乱

王安石变法涉及到zhengzhi、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在短短数年间将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募役、市易、免行、方田均税、将兵、保甲、保马等新法全面铺开,目的是“富国”,其实质是在分配领域里把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多分一些给国家。变法开头几年的确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但不是依靠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取得,而是通过“加赋”来获取的,因此损害了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的利益。

在变法中,由于缺乏监督管理体系,不少地方执行官员擅自把政府规定的《青苗法》利率由20%提高到30%;用官商代替政府抑制的私人商业;利用政府同意交钱代替差役的办法中饱私囊......

更有别有用心的家伙,把天灾转化成了人祸,曾出现数千老百姓到王安石住宅去集体上访的事件。这么胡作非为的结果,使得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社会越来越不稳定,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也丧失了信心。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资料图

(四)身后事非谁由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王安石变法失败罢相回家养老时,和其胞弟谈到晏殊劝告他的往事,为晏殊洞察人事的能力感到惊讶,十分忏悔当初没认真领会晏殊的忠告,使得在工作中与不少同事翻脸不容。

王安石在晚年作的自我反省中,曾为自己当年固执己见、用人不当悔恨不已。自认为假如当年能任用一大批忠臣良吏,认真倾听采纳各方面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有步骤地分步实施各项变法措施,变法不仅不会失败,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南宋诗人陆游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埸,身后事非谁由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王安石变法的功过事非任由后人评说矣!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