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修身诗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寒士-天下-欢颜-广厦-杜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程门问学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陆俨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杜甫居于成都草堂,当时他已五十岁。在风声、雨声中写下了这首名作,为天下的寒士大声疾呼。

这首诗首先记叙狂风吹破草堂,接着写顽童捉弄之情形,最后描绘破屋遭雨淋之苦。凄风苦雨,诗人彻夜不眠。由此触景生情,发出感叹:宁愿自己冻死,也要让天下的老百姓免受饥寒,但愿出现千千万万间房屋庇护贫寒百姓。诗人奔放的激情令人怦然心动,他推己及人的道德情操使人肃然起敬。

儒家主张:“仁民爱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种对老百姓的重视,实际上基于对人的存在和价值的发现。杜甫一生以关心国家及百姓疾苦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倶欢颜”,其中所体现的悲天悯人、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怀是非常可贵的。尽管自己身处逆境,他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眼前利益,而是普天下的寒士,这种胸怀天下、舍己为人的人文精神,将永远熏陶后人的道德情操。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