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新时代国学如何传承与创新?百余位学者齐聚厦门研讨_国学-新时代-书院-创新-论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凤凰网国学  作者:普庆玲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2018年11月24日-25日,“第十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厦门筼筜书院隆重召开。活动由厦门筼筜书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台湾“中研院”

2018年11月24日-25日,“第十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厦门筼筜书院隆重召开。活动由厦门筼筜书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台湾“中研院”zhongguo文哲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海峡两岸50多所高校、研究所、书院等文化机构的百余位著名专家学者齐聚筼筜书院,围绕“新时代国学的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第十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会议现场

海峡两岸国学论坛,是两岸学者的年度盛会。自2009年起,每年一届,在厦门市台办、厦门市市文广新局、市政园林局和市政集团等的支持下,论坛已成功举办九届,被国台办特批为两岸重点文化交流项目。每年参与的两岸学者都达近百人,甚至有来自德国、比利时、伊朗等国家的汉学家出席。可说是近年来两岸传统文化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论坛之一,对增进两岸的文化认同,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筼筜书院创院理事长、山长王维生主持论坛

24日上午,论坛开幕式由筼筜书院创院理事长、山长王维生主持,论坛主办方之一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特聘教授朱人求先生首先致辞,热烈欢迎与会学者。随后,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陈鼓应先生与厦门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厦门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潘世建先生分别致辞,对与会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与热烈欢迎。

厦门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厦门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潘世建致辞

潘世建指出,筼筜书院经历了十几个春秋的磨砺,一以贯之,踏浪而行,吸引了众多矢志于中华文化复兴大业的有识之士。在经济转型的巨变中,书院认准时代潮流所趋,不迷不惑、商量旧学、培养新知;在正人心、正风俗上下功夫,在撷取经典的过程中,善用千古不变之义,找回文化自信,重塑民族信心,此所谓“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陈鼓应致辞

陈鼓应强调,筼筜书院经过多年耕耘后,不仅组织高规格的学术交流研讨,还专门开设面向青少年的国学课程,邀请学者为市民举办演讲,真正发挥了教育的职能,滋润一方心灵。他进一步强调,每个民族都应该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将它作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方针,作为我们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积淀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助力zhongguo于国际舞台绽放异彩。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特聘教授朱人求致辞

朱人求认为,筼筜书院是当代国学承传与创新的杰出代表,也是当代zhongguo众多书院的大雅耕者。回顾这十年,是成长的十年、成功的十年、辉煌的十年。过去九年,论坛的议题涵盖《诗经》、《周易》、《老子》、四书等国学经典,对“经典的传承与融合发展”、“中华文化的汇通精神”,“zhongguo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等主题,始终贯穿着经世致用,贯穿着强烈的时代关切,学者们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把国学的发展与时代紧密结合,既有强烈的理论意义,也极具现实关怀。新时期对国学应有之态度应该是“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既要旧学商量,也要培养新知,不断推陈出新,开拓创新,复兴zhongguo文化,这是本次论坛的使命。

论坛首场主题发言,由朱人求教授主持,他介绍了本次论坛的选题缘由,并强调此次的主题“新时代国学的传承与创新”,与十年前首届海峡高端研讨会暨筼筜书院开院典礼“如何推动国学经典的经世致用”的主题一脉相承。挖掘国学的现实意义,让昔日贤者学说焕发新机是“海峡两岸国学论坛”贯穿十年的宗旨。随后,八位学者先后登台发言。

首场主题发言(从左至右依次是:朱人求、詹石窗、孙震、马照南、刘君祖)

原台湾大学校长、名誉教授、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孙震在《儒家思想在21世纪》的主题发言中,总结了儒家思想在现代成长社会可以产生的重大贡献有“人生知所节制”、“义须在利之前”、“责任与权利平衡”等方面。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教授在《关于“国学”与“应用国学”的几点思考》主题发言中强调,之所以要了解国学、研修国学,其目的就是要发掘国学中的文化资源来为当代社会服务。换言之,寻找智慧、滋养人生、激发灵感、推动创新。由此,“应用国学”应运而生。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马照南在《从“理一分殊”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意蕴》的主题发言中,他指出,“理一分殊”体现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协和万邦,应立足于“理一”、“求同”,同时要尊重“分殊”,广泛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主张。

中华奉元学会理事长、台湾咸临书院山长刘君祖在《由慎独谈起——文化传承与创新首先得解蔽的一些重要观念》的主题发言中,他认为,提倡振兴国学是一大契机,振兴中华,必先慎独。要弄清楚民族文化的特质,去芜存菁,开发核心创造力;同时他还指出,进而中行,与各国各大文明广泛接触,互相学习,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改过迁善,与时俱进,最终全力促进世界和平的实现。

首场主题发言(从左至右依次是:朱人求、祖国华、朱高正、李宗桂、黄玉顺)

吉林师范大学副校长祖国华教授在《诗·礼·乐——论儒家理想人格的辩证生成》的主题发言中揭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儒家所论成人之道。儒家通过诗、礼、乐三种不同而又互相融合的方式教化、塑造理想人格。

欧洲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朱高正在《朱子学在新时代文明对话汇总的重要性》的主题发言中指出,18世纪以前,朱子学参与了西方启蒙运动中的中西文明对话,21世纪之后,在新时代中西文明对话中,作为东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朱子学必然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在《从“更化”看zhongguo文化的革新精神——以“调均”思想为例》的主题发言中强调,守成创新的发展意识贯穿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应当继承并光大在守成中创新的优秀传统,理性地将其作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正当取向和合理路径。

山东大学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导、“泰山学者”黄玉顺在《人类共同文明的建构——关于儒学与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思考》的主题发言中,他表示,人类文明需要人类视野,共同文明需要共同创造,文明创造需要文明对话。在这种文明创造中,儒学可以贡献其经过自我损益的“仁”、“义”、“礼”等价值观。

分组讨论现场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与会54位学者分成4个讨论小组,紧扣“新时代文化的汇通与对话”、“新时代zhongguo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的zhongguo哲学”、“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朱子学的承传与创新”等议题,展开多维度的交流讨论,解读新时代国学发展之貌,为新时代国学的承传与创新建言献策。

两岸名家会讲现场(从左至右依次是:王维生、陈鼓应、孙震、朱高正、李宗桂)

24日晚上举办的“两岸名家会讲”,由筼筜书院山长王维生担纲主持,孙震、陈鼓应、朱高正、李宗桂等四位学者同台论道,围绕“新时代国学的研究与承传有何特点?”、“今天的国学研究与传承如何创新?”、“国学如何与现实结合、更好地为当下的生活服务?”、“台湾地区国学传承与创新有何可借鉴之处”等话题分享真知灼见,解析“国学热”与文化自信,让我们对国学在新时代的研究与传播、创新有了更为深入且深刻的认识。

厦门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支平教授作会议总结发言

25日的闭幕式上,各小组主持人分别总结论坛讨论成果。之后,厦门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支平教授作会议总结发言。

与会人员合影

最后,筼筜书院创院理事长、山长王维生宣布此次论坛圆满闭幕。他强调,因应时代,续命河汾。这是我们的文化理想和追求。而开领时代,聚焦热点,是两岸国学论坛的特色。本届论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召开,着眼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学传承与创新发展等社会和学界关心的前沿问题,汇集了海峡两岸学者的前沿思考和探索,作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的重要尝试,充分展现出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和时代风采。

(文/普庆玲,筼筜书院何松青老师供图)

【相关荐读】

【视频直播】第十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新时代国学的传承与创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