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文化鸡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古画看端午变迁:“恶月恶日”何时跟屈原扯上关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江静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编者按】都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生,实际上,这个节日早在屈原去世前便已经存在,并且有丰富的节日内容。从最早的“蓄兰为沐”到明清时代的“女儿节”,历史悠久且从没有发生过中断,最终成为zhongguo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在我国传世的古代名画中,以“端午”为主题的也为数不少。品赏这些传世名画,独特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跃然纸上,更见证了端午节习俗代代新的过程。

郑重《龙舟竞渡图》 ,轴,绢本设色,129.5×58cm,北京故宫藏

【先秦时期:“浴兰节”缘于恶月观念】

据汉代史书记载,端午节始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到了夏至就进入盛夏,炎热多雨,瘟疫流行。远古医学落后,就产生了祈求平安的宗教活动。战国时代,人们已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端午日与夏至日临近,这一时期阳气最盛,而zhongguo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谐,这种阳气极盛的日子一般认为不吉利;同时,各种蚊虫出现,恶疠病疫多泛滥,于是形成“躲午(五)”习俗,后来以讹传讹,遂成端午。

采药草是最古老的端午习俗之一。

在古人看来,五月最du的一天就是五月初五,这天邪佞当道,五du并出。所以这天出生的孩子也最不好。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便称,“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孟尝君和宋徽宗赵佶都是生于五月初五。孟尝君出生便被父亲所弃,被母亲悄悄抚养长大;而赵佶出生后即被送到宫外寄养、继位后将自己的生日改为十月初十。

清代任颐绘《端午图》 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皆与端午习俗有关。

这样,在此不吉之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便顺理成章。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du。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这个习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沐兰之月”。

【秦汉时期:南北风俗融合主要是避恶】

到秦代之后,由于国家统一,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端午节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但是,就现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端午风俗还主要是避恶。

端午节卖菖蒲草(《太平欢乐图》)

 

《端阳故事图册》第五开名:《悬艾人》,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du气。”

端午的很多节俗都是围绕祛邪避邪展开的,如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菖蒲叶子像剑,取祛邪之意),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还有给孩子系五色丝绳,戴祛五du的肚兜,缝装有香料的荷包等,以达到祛邪、祛虫的目的。据考证,龙舟竞渡最早也与祛邪有关,人们通过某种仪式把邪气放在龙舟上,开展竞渡,看谁送得快、送得远。

【魏晋南北朝:屈原和粽子成为端午节“官配”】

从魏晋时期,端午开始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人们出于对屈原节操和人格的认同,让屈原与端午节之间产生了某种互动:端午节因屈原有了更为丰富的节日内涵,屈原则在端午节被人们不断记起与怀念。陈洪绶《屈原像》中的屈原造型是以他在《涉江》里的自我描写为根据:“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并且表现《渔父》中形容的“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形象。

陈洪绶《屈原像》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期得到强化。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的粽子,在晋代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粽子的形状、内容也都发生了变化,今天的肉粽、果仁粽在当时均已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端午节已不完全笼罩在“恶日”的气氛中,相反地已出现了不少娱乐活动。还有玩鸟、训鸲鹆习俗,竞相采集各种草药。

《端阳故事图册》第六开名:《系采丝》,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同时,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人们饱尝战乱之苦,“辟兵缯”成为当时最重视的端午习俗。用五色丝染练制成日月、星辰、鸟兽之形状,上刺文绣、金缕,即叫辟兵缯,也沿袭汉代名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有的佩于胸前,有的缀于臂上,一可辟兵灾,延寿续命;二可显示妇女养蚕缫丝之功。人们把这些东西作为珍贵礼品互相赠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