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幼卫保 » 健康教育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医生资助患者”是重塑医患互信的样本_互信-医德-资助-医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齐鲁晚报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我真是没想到,8年了他们还记着这800元钱。”10月16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生吴鹏突然收到了8年前他曾资助患者老丁的800元还款。代替父亲前来还款的儿子小丁表示,当年父亲病愈后与吴医生失联了,这次终于得以还上了父母记挂了8年的钱。而这8年间,吴医生和老丁一家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8年前,一名老年患者在医院丢了做手术的钱,情绪非常低落。一名医生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资助给这名患者800元钱。8年后,患者的儿子找到医院,还给这名医

核心提示:“医生资助患者”是重塑医患互信的样本-患者,医生,医患,资助,医德,医院,互信,关系,社会,还款,回报,重塑,职业,样本,正名,山东大学,医疗服务,当今社会

“我真是没想到,8年了他们还记着这800元钱。”10月16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生吴鹏突然收到了8年前他曾资助患者老丁的800元还款。代替父亲前来还款的儿子小丁表示,当年父亲病愈后与吴医生失联了,这次终于得以还上了父母记挂了8年的钱。而这8年间,吴医生和老丁一家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

8年前,一名老年患者在医院丢了做手术的钱,情绪非常低落。一名医生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资助给这名患者800元钱。8年后,患者的儿子找到医院,还给这名医生1500元。这样一个故事,看似平常,却让人们见证了一次诚信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医生资助患者,患者连本带息回报医生,向社会传递了医患关系和谐的正能量,令人心生感动,同时,也给当今社会带来有益启示。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比较紧张,更多来自于双方缺乏互信的根基。一方面,有的医生丧失了医德,索要红包,或过度医疗,借病患敛财,招致众多患者不满。另一方面,少数不良患者凭空生造出“医疗事故”,借此诈取医院的钱财,甚至演变成“职业医闹”行为,加剧了医生对患者的戒备心理,甚至产生敌对情绪。由此,医患之间陷入了信任危机,潜在的矛盾一触即发。

如此语境下,出现了医生资助患者、患者连本带息回报医生的感人一幕,首先在为医德正名,既检验了医疗机构的职业操守,又检验了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当医德源源不断地给社会和公众“充值”时,医患之间就会心灵相通,情感相融,就会演绎更多的生命奇迹。

医生资助患者、患者连本带息回报医生,给医患关系注入了一股清流,堪称重塑医患互信的一个样本。要知道,患者到医院看病,不仅能得到高水平的诊疗,还要享受到如家人般的温馨服务。这就要求,医生应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理念,贯穿到日常医疗服务中,把亲情和爱心融入医疗服务全过程。特别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既要“医病”,更要“医心”,使患者在医院享受到朋友式的照顾、亲人般的关怀,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有效地缓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心理压力,更加专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医院和医生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和更大的亲和力。

(责编:李轶群、杨迪)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