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幼卫保 » 健康教育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我国首部《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报告(2018)_硬化-分会-病学-患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多发性硬化作为罕见病的一种,是严重、终身、进行性、致残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青壮年,我国预计约有3万名患者。在介绍多发性硬化时,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崔丽英教授表示,“多发性硬化患者确诊周期长、难度大,47%的患者不能被立即确诊,38%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平均至少有一个神经功能残疾,而标准治疗药物使用率只有10%。”属于非遗传病发病人群多为中青年日前,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

核心提示:我国首部《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报告(2018)》发布-患者,硬化,治疗,神经,分会,病学,复发,主任委员,疾病,药物,教授,误诊,症状,认知,罕见,中华医学会

多发性硬化作为罕见病的一种,是严重、终身、进行性、致残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青壮年,我国预计约有3万名患者。在介绍多发性硬化时,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崔丽英教授表示,“多发性硬化患者确诊周期长、难度大,47%的患者不能被立即确诊,38%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平均至少有一个神经功能残疾,而标准治疗药物使用率只有10%。”

属于非遗传病 发病人群多为中青年

日前,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在北京共同发布了中国首部《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发病高峰年龄大多数在20至40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疲劳和平衡障碍,其他症状还包括视力下降、头晕、复视、疼痛、认知障碍、共济失调、膀胱或直肠功能障碍等。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崔丽英教授发言。

崔丽英介绍,“多发性硬化不是遗传病,是自身免疫疾病。在北方寒冷地区比较多见。在世界上,如北美、加拿大就很常见。在我国虽然各地都有病例,但据统计,东北相对多一些。这种罕见病女性患者居多,中青年20岁到40岁高发。”

她进一步指出,“因为它的早期症状比较复杂,所以多发性硬化诊断相对困难。患者早期发病时的肢体麻木,很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有些患者伴随肢体麻木还会有尿便功能障碍,也会被误诊为脊髓病。另外还有头晕的症状,也会被误诊为脑血管病、焦虑和抑郁。还有一些病人早期看东西出现双影,还有的患者发病时出现奇痒症状,所以多发性硬化的早期首发症状比较没有特异性。”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病学科胡学强教授发言。

“对于多发性硬化,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多发性硬化发病时期,大部分在青少年阶段,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少,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因为它是颅内多发性的病灶,如果患者早期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还会引发许多其他病症。此外,缓解和复发是多发性硬化的显著特点。患者到医院治疗后出现好转,但若不持续治疗,就会复发。”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病学科胡学强教授补充说。“多发性硬化是终身性疾病,其缓解期疾病修正治疗对很多患者至关重要,可有效降低患者年复发率,延缓残疾进展。中国患者的缓解期治疗率与欧美差距巨大,必须要提高起来。”

普及多发性硬化认知 早确诊早治疗

报告显示,95%的受访患者在确诊前没听说过这种疾病。由于缺乏足够的认知,患者确诊后精神负担极大。84%的人有负面情绪,15%至18%的人患病后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变差,13%的人有自杀想法。而且,约25%的患者丧失了工作能力,约80%的患者在住院及门诊时需要家人陪护,18%的患者家人因照顾患者而放弃工作,61%的多发性硬化患者每次因复发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在10000元以上,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组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郭力教授发言。

“其实不仅是治疗费用高,检查费用也比较昂贵。因为多发性硬化通过普通的体检是查不出来的,需要对患者进行分段式的磁共振检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组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郭力教授指出。

他还表示,“我国多发性硬化患者进入进展阶段时间较欧美患者较早,这可能与我国患者在复发期认为轻微症状可不吃药,以及缺乏规范治疗有关。因此,我们需要对更多的医生及患者进行教育,帮助患者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疾病及进程。及早规范治疗才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防止复发。”

多发性硬化是终身性疾病,其缓解期疾病修正治疗对很多患者至关重要,可有效降低患者年复发率,延缓残疾进展。但我国修正治疗的药物只有两种,而在欧美上市的修正治疗药物多达16种。而我国治疗率较低,药物选择少,目前仅有2种。31%患者由于药费太贵而选择放弃治疗。

崔丽英呼吁,“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多发性硬化这一罕见疾病的认知,及早确诊并进行积极有规范的治疗。使用标准治疗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发作次数,但这些药物需要长期服用。因此,我们希望社会各界一起努力,使标准治疗药物早日进入医保,让更多患者能接受治疗。”

最后,报告合作单位,赛诺菲中国副总裁、特药事业部总经理吴清漪表示:“赛诺菲始终致力于为中国患者带来高质量的创新药品,并与多方携手提升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此次国内首部多发性硬化患者调研报告的发布,对于了解我国多发性硬化的诊疗现状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提高社会对疾病的关注度、推动规范化诊疗、并为完善社会保障提供依据。未来,我们将继续与政府、学会等各方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改善多发性硬化及其他罕见病用药的可及性,使更多患者‘病有所医’、‘医有所药’。” 

(责编:李彤、李栋)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