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简述当代道家的兴起(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关于当代道家的评述文章也越来越多地见诸报刊文集,如邵汉明发表了《道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张京华先生发表了《说新道家》(12),张广保先生发表了《大陆新道家崛起之分析》(13),朱云川先生发表《中国新道家与自然三分法》(14)等。  

    
  当代道家的兴起不限于中国,也出现于海外。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从1948年开始研究和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约三十册,目前已出版十五册。他在信仰上皈依于“道”,自称“荣誉道家”,自号“十宿道人”。他曾这样评价儒家与道家:“后来的儒家思想变得僵化成一个经院哲学的东西,而道家反对他们的那些主张。······许多科学史家发现,炼丹术起源于道家的巫术,探求长生不老药。”(15)又说:“说道家思想是宗教和诗人的,诚然不错;但是它至少也同样强烈地是方术的、科学的、民主的,并且在政治上是革命的。”(16)  

    
  美国科学家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一书,对道、气和现代物理学中的场作较细的概念比较,认为可以产生一切的道和气就像量子场。(17)他说:“中国哲学家们把实在,它的终极元素,他们称之为道,看作一个连续的流动和变化过程。按他们的看法,我们观察其一切现象并参与其中的这个宇宙过程,实质上是动态的。”(18)又说:“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19)他认为,现代系统论的观点表现着向古代中国人思想复归的特征,体现着老子的伟大的生态智慧。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认为,道家智慧可以帮助当代科学家产生重大成果。他在研究基本粒子时提出一种“空域”概念,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空间量子”,他承认“空域概念正是老庄哲学对我的想法所发生的成形影响的一种表现。(20)”  

    
  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企业与研究所运用中国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进行管理,非常成功。如大名鼎鼎的贝尔BELL实验室,十来个世界第一的发明(如第一部电话机)都诞生在这里。如果有人问,这个研究所取得如此成功的管理之道是什么?该所负责人陈煜耀博士就会指着他的办公室墙上所挂的条幅说:“靠这个”,条幅上写着四个字:“无为而治”。他认为,最好的领导是让被领导者不感觉到你在领导他们,是让他们放手自主地做好工作。领导与被领导者的最佳关系,是自然、无为的关系。(21)  
    

  1910年,一个叫尤利斯·噶尔的德国人写了一本书:《老子的书----来自最高生命的至善教诲》,他说:  

    
  也许是老子的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  

    
  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  

    
  老子已不再是一个人,不再是一个名字了.。  

    
  老子,他是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  
    

  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  

    
  他比任何生命,许多许多生命的,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距离噶尔写书的时代,将近一百年过去了。21世纪,真正理解老子的时代已经到了。具有现代意义和能动力量的老子复活了,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活力。那些能够真正理解老子、感受到老子精神的复活、体会到老子在当代的活力的人,就是当代道家。当代道家的兴起,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创立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注01  钱学敏:《钱学森的哲学探索》,《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钱学森教授认为世界社会化是继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之后的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将为大同世界奠定物质、精神、文化基础,从而叩开共产主义的大门。  
    
  注02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据纽约1958年版本译出,三联出版社,1987。  
    
  注03  胡孚琛:《道家、道教缘起说》,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4期。  
    
  注04  《鲁迅全集》第九卷,第28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注05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第178页,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注06  爱克尔曼着《哥德对话录》,周学普译,商务印书馆,1937。  
    
  注07  Chares Snow,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1959.  
    
  注08  董光璧:《当代新道家》,华夏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4页。  
    
  注09  《朱子语类》卷七。  
    
  注10  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注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页,人民出版社,1975。  
    
  注12、13、15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注14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据图宾根摩尔出版社1978年版本译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注16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刊于美国《外交》1993年夏季号。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1993年10月以《文明的冲突?》为题,译载此文。亨廷顿断言“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 
  
    
  注17  我曾推导出信息量I、可用能E和绝对温度T的关系式:E=HIT。当信息量的单位取比特(bit),H=0、975×10?16尔格?K?1,为玻尔兹曼常数k和ln2之积。上式的物理意义是:热力学系统储存的信息量I和该系统的可用能E成正比,和其绝对温度T成反比。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我们还可以得到下面的关系式:U=HIT+JTS,U为整个系统的内能,J为热功当量,S为系统的热熵,JTS也叫束缚能。上式说明,在孤立系统的内能不变时,要增加能量的信息储存,就需要做功以减少系统的熵,使其可用能增加。反之,当系统的熵增加时,可用能就减少。由此看来熵不但是热分子混乱程度的标志,而且是能的不可用程度的量度。反之,信息则是系统结构的有序性或能量的有序性及可用程度的量度。这样,我们就可弥补原来能量只从量上量度的缺陷,给出能量从质上比较的标准。另外,人们知道,爱因斯坦也早已推出著名的物质、能量之关系式(E=mc2)。  
    
  注18  在现代科学中,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和薛定谔的量子力学,时间的方向都是可逆的,只有热力学第二定律(玻尔兹曼的熵定律)是有时间箭头的。本文关于信息与可用能之间的关系式,就是从玻尔兹曼关于熵的定律入手导出的。至于时间循环的思想,古希腊的斯多葛(Stoics)学派也曾有过,本世纪初数学家庞加莱(H.Poincaré)也提出了循环论的定理。另外,爱因斯坦也发现时空是密切相关的。与道学文化不同的是,西方文化中时间和空间,时间的不可逆性和循环论,是互不相容的观念。  
    
  注19  陆九渊:《谥议》,载《陆九渊集》第33卷,中华书局,1980年。  
    
  注20  歌德:《西东合集》,Jnsel出版社,1819。  
    
  注21  胡孚琛:《道教医学和内丹学的人体观探索》,载《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4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