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幼卫保 » 健康教育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社区服务做得好健康就在“家”门口_上海市-家庭医生-上海-社区卫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83.63岁,这是2018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其中女性期望寿命更是达到86.08岁。不仅人口期望寿命再创新高,2018年,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率降到1.15/10万、婴儿死亡率为3.52‰,这三大健康指标均达到世界最发达国家水平。一个人口数量超过3000万的特大型城市,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后仅一个月,上海就推出了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近日,本网记者随同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

核心提示:社区服务做得好,健康就在“家”门口-健康,上海市,上海,家庭医生,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服务中心,医学院,市民,社区,居民,智慧,梦想,卫生,标准化,签约,上海市政府

83.63岁,这是2018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其中女性期望寿命更是达到86.08岁。不仅人口期望寿命再创新高,2018年,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率降到1.15/10万、婴儿死亡率为3.52‰,这三大健康指标均达到世界最发达国家水平。

一个人口数量超过3000万的特大型城市,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后仅一个月,上海就推出了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近日,本网记者随同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走进上海,近距离观察上海市的健康促进工作,以期寻找上海健康促进工作充满活力的答案。

儿童在上海地铁站内的“梦想医学院”里体验。王浩摄

“满意”,超9成受访居民这样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月10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编制的《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以下简称《健康上海行动》)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

此前,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健康上海行动的实施意见》。这两个文件,聚焦于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社区健康、中医药服务及健康保障领域,如何构建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提出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提升健康上海建设能级。

一提起社区健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副主任邬惊雷就有“说不完的话”。“上海市年度服务质量测评中,市民给社区卫生服务投了‘满意’票,社区卫生服务得分排名第一。”邬惊雷在《健康上海行动》座谈会上说。

自2017年,上海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社会公众,对10个具体行业进行测评。在2017年测评中,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获得88.24分,是近年来的最高值。超过9成的受访居民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再次选择、并向他人推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为什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能赢得市民的心,上海市卫健委认为,这要归功于20年前就已布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从1997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将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就医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提出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每个街道(乡镇)设置一所政府开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1-2万人口(或3-5个居委会)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中心村设置一所村卫生室,以实现“中心城区居民步行走15分钟路程就能方便就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从单纯提供医疗服务,向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六位一体”综合服务功能转化。

体系健全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成后,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均就诊人次达到5000人次,有的甚至超过8000人次,有效地缓解了上海市三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的状况,将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家门钥匙交给家庭医生”,市民与家庭医生这么亲近

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史玲,2018年获得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称号,她是上海市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全科主任医师身份获得该奖励的第一人。

史玲是上海市家庭医生队伍中的一个典型。她带领长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同事,依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全科医学祝墡珠工作室专家团队的优质资源,率先开展起“以家庭为单位”的“1+1+1”签约服务。

这种“双签约”模式,既满足了市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常态需求,又满足了患者向专家转诊的特殊医疗需求。“双签约”为市民提供了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

上海市卫健委新闻宣传处处长王彤介绍说,上海市对于家庭医生服务的考核是“三有效”原则,即有效签约,有效服务,有效控费。在实践中,家庭医生不仅帮助市民管理家庭成员的健康,在有些空巢老人家里,家庭医生甚至扮演着家庭成员的角色。“老人将家门钥匙交给家庭医生保管”,王彤举例说,市民与家庭医生形成常态化的良性互动,家庭医生服务已经深入上海家庭。

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与“1+1+1”家庭健康管理服务相辅相成,成为推动上海市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全面覆盖的有力支撑。

为儿童建“梦想医学院”,让成年人有“智慧健康小屋”

上海地铁12号线顾戴路站内,有一个50平米左右的“梦想医学院”,这是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儿童医院和社会各界联手为儿童营造的 “沉浸式体验空间”。

为儿童而建的“梦想医学院”,设置“小小专家门诊”“放射体验区”“医学小讲堂”“手术进行中”“药品性状知多少”“小病房大学问”6大主要模块,每周二、周四下午固定开放。

在这个空间里中,小朋友穿上白大褂,扮演小医生,模拟坐诊、B超、手术、磁共振等医学行为;学习遇到噎食或吞食异物时使用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了解“院前预防、院中治疗、院后康复照护”内容,减少对医疗的恐惧感。

如果说,“梦想医学院”是孩子们的专属“房间”,那么,“智慧健康小屋”就是上海市政府为成年人设立的健康“管理室”。小屋通过智能化设备,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自助健康检测、健康自我评估与健康指导干预。

2019年,上海市将完成首批80家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建设。80所智慧健康小屋分布在社区卫生机构中心、站点,以及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邻里汇、市民中心以及企业楼宇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一位居民在社区的“健康小屋”内向医生咨询。袁婷摄

预计到2021年,上海市每个街镇至少有一家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健康管理逐步从居住社区延伸至学校、企事业单位、楼宇等功能社区,并通过智慧健康设备延伸到居民家中。

2022年,也是《健康上海行动》的一个时间节点。《健康上海行动》在对照国家15个行动任务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增加了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和长三角健康一体化、健康信息化、健康国际化等内容,按照2022年和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将分步推进实施18个重大专项行动、100条举措。

上海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的经验之一便是,社区服务做的好,健康就在“家门口”。

相关阅读: 

“健康行动上海观察”之二:健康数据“动”起来,“一朵云”聚万家

“健康行动上海观察”之三:花小钱省大钱,健康促进有“融合”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