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幼卫保 » 健康教育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基层医生他们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_疫情-防控-患者-疾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在社区里,藏着一群市民“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的工作地就在市民“家门口”,在你受到病毒侵扰时及时出现,帮助你消灭病菌,恢复健康;他们提着药箱,每天走街串巷,到市民家中送医送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基层医生。相对于临床医生,公卫医生对于市民来说,则显得较为神秘。他们服务的对象并非个体,而是整个社会。哪里出现疫情他们就是“先头部队”,为市民撑起疾病防控的“保护伞”。笔者近日走访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以及佛山市疾控中心,带读者走近这些医生,揭开

核心提示:基层医生,他们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医生,患者,疫情,工作,防控,专家,疾病,社区,病人,疟疾,群众,南海,基层,家庭医生,服务,健康,签约,佛山,服务站,佛山市,市民

在社区里,藏着一群市民“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的工作地就在市民“家门口”,在你受到病毒侵扰时及时出现,帮助你消灭病菌,恢复健康;他们提着药箱,每天走街串巷,到市民家中送医送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基层医生。

相对于临床医生,公卫医生对于市民来说,则显得较为神秘。他们服务的对象并非个体,而是整个社会。哪里出现疫情他们就是“先头部队”,为市民撑起疾病防控的“保护伞”。

笔者近日走访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以及佛山市疾控中心,带读者走近这些医生,揭开这一群体不为人熟知的故事。

精细化健康管理让“小病不出社区”

“覃姨,今日你的血压不高,气色不错啊。”8月16日上午10时,佛山市南海区林岳社区卫生服务站迎来接诊小高峰,该服务站站长陈健波一边量血压一边用粤语与他的“老熟人”覃桂花交流。老人听到这句话,眉眼舒展,哈哈大笑。

随后,面对面带忧色的患者,他一边向患者解释病情,一边轻声安慰,“放心,你的身体没大问题的”。

自2008年开始工作至今,陈健波已在社区工作了10个年头。十年来,他在社区积累了不少“粉丝”,不少爷爷奶奶都成为了他的“老熟人”,身体一出现毛病,就找他看病。甚至有些老人家,身体没病,也偶尔来排队,就是为了“跟陈医生聊上几句”。

林岳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有4个家庭医生团队,为了让“小病不出社区”,陈健波和团队成员想了很多法子,加强社区居民的精细化健康管理,让居民的健康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除了为签约对象提供站内“预约就诊”的便捷服务,节省患者的就医时间外,陈健波还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提供不同的健康管理培训。例如,针对社区老人,他每个月都会选择一条村居,亲自到村居为老人开展健康讲座;针对年轻人,从今年5月份起,他开展了“靓靓班”青年讲堂,指导“靓仔”“靓女”们学习中医穴位拍打操,帮助他们减除压力,减少亚健康症状。几乎辖区内每个角落,都有他走过的足迹。

如今在“互联网+健康”的大环境下,他创新拓展了“家庭医生+微信”的健康服务新模式,创建了“家医工作群”“家医微信一对一”等工作模式,使签约对象足不出户,便可在线上解决健康问题。

目前林岳社区卫生服务站有2000多个家庭医生签约对象,签约对象们可直接在微信群内咨询病情,对小病痛寻求治疗解决方案。陈健波还在群里开展线上讲座,自己做好PPT,把PPT的内容以截屏的形式发到微信群里,同时进行语音讲解。他开展过的微信讲座覆盖家庭急救、发烧应对等问题,这种方式受到了群众的喜爱,经常向医生请教问题到深夜。

除了陈健波的案例,佛山市内还有很多这样的医生和团队,在为社区患者默默付出,并为市民就医习惯的改变作出努力。

顺德乐从与禅城相连,禅城三甲医院林立,按照乐从群众传统的就医习惯,很多人都直接到禅城的医院看病,而不愿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

郑兰家住乐从路州村,患有糖尿病,原来一直都在禅城看病。某天她到路州社区卫生服务站取药时,医生林盛强耐心细致地告诉她,糖尿病病人末梢神经感知外界温度的敏感性不强,平时洗澡要用手肘先试试水温,洗完澡要用软毛巾将脚趾缝的水汲干,预防糖尿病病足。他还用一些食物模型和量表评估、指导郑兰的日常饮食。郑兰被这位医生的细致所感动,按照指引来做,发现血糖控制真的有所改善。后来,郑兰就签约了林盛强的团队,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药、体检,参加病友活动。

在佛山像郑兰这样的病人很多,社区医生与患者的物理和心理距离都很近,他们通过细致的服务,把小病、慢病等病人留在了社区。

为社区居民“搭桥”转介省级专家

我国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目标是使老百姓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直通”专家专科,只有做到这样,家庭医生才能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而目前市民看大病常常会不知所措,特别是到省城看病,自己的病应该找怎样的专家,就诊流程如何,一系列的问题都让市民晕头转向。“专家号难挂”这一道槛就已把不少患者拒之门外。

深耕基层的陈健波就抓住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契机,为签约对象提供省级专家的转介、咨询、转诊、预约检查、预约就诊、预约住院床位等绿色通道,史无前例地缩短了基层患者与专家医疗的距离,让“省医就在社区居民家门口”,极大地丰富了家庭医生的服务内涵。

这种探索,更为实现跨地区分级诊疗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模式。

陈健波的探索是基于大环境的支撑,近年来专家资源下沉南海,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以下简称“省医南院”)形成集聚之势。2016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后,有一部分省人民医院的专家长期驻扎在省医南院,不少省级专家也会不定期前来南海坐诊。目前该医院普外科、泌尿外科、ICU、中医科及急诊科等科室已有专家进驻,通过专科帮扶培育,推进专科建设,逐步提升科室管理及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深获本地市民好评。

“如果在门诊中发现一些社区医生处理不了的疾病,我们会向上转诊。如果是危急重患者,可通过120救护车直接运送至省医南院,如果非危急重患者,则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找到省医南院的省级专家看病。”陈健波说,他一般会对患者作出适当的指导,减少患者的就医麻烦,真正方便群众看病。

从今年4月份开始,陈健波每周二下午都会在省医南院为一位省级儿科专家当助理,进修学习医术。“这样一来,儿科转诊会更顺畅。”他说。

据介绍,该医院内部往上转诊的流程很顺畅,“从我这里转出去找到省级专家的病人,每个季度都有几十个。”

“在社区,基层医生最熟悉病人的病情,也熟悉掌握本系统的专家资源,从而起到了‘筛查’疾病和‘搭桥’的作用。”他表示,此前有一位老奶奶因身体出现了肿块前来看病,而在此之前老奶奶已做过相关手术,陈健波担心其疾病的严重性,第一时间联系省医进驻专家,通过“绿色转诊”通道,让老奶奶得到省医专家的及时诊治,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方便,省去更多的麻烦。

病人安坐在家,医药送上门

“生哥,你有空吗?我等会想去找您聊聊天。”8月16日早上,在一通电话后,禅城区人民医院朝阳院区(下称“朝阳院区”)的家床科主治医师邓怀道提起自己的药箱,骑着自己的“小铁驴”,不久后就出现在春晖颐养院。

他喊80多岁的老人为“生哥”,一边帮老人量血压,一边像是两个老朋友一样,与老人拉家常。

这样的画面便是邓怀道工作的日常。作为一名家床医生,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禅城的街头小巷总有他穿梭的身影。他每天忙忙碌碌,为家床病人送医送药,忙到忘了吃饭是常有的事情。

在家床科的8年,他的足迹遍布禅城各处,他所负责的患者也从3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97个。比起门诊医生,家床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更加频繁和紧密,不少患者成为了他的“粉丝”。

一部分家床病人是需要长期卧床的老人,如照料不当,极易产生褥疮等。随着中山大学慢性难愈性伤口临床基地在朝阳院区挂牌,邓怀道和他的团队,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难愈性伤口,受到患者及家属好评。

在湖北成长求学的邓怀道如今还学会了讲一口流利的粤语,在禅城落地生根,组建了家庭,成为不少同事、患者眼中的佛山“最美家乡人”。

在城市的另一边,佛山市的家庭病床服务目前已从禅城区延伸至更多的区域。

程丽红是高明区慢性病防治站的一名门诊医师,同时也是家庭病床科科组负责人。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程丽红一直扎根基层,她用医者的“仁爱之心”,用高度的责任心,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

据介绍,高明区从2014年试点启动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签约重点对象是辖区内的慢性病人、空巢老人及一些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群众。通过签约服务,可让居民享受到更为便捷、贴心、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程丽红表示,“我们对签约的患者都建立了‘一人一档’,每个患者的状态我们都会定期进行跟踪,患者有需要也可以立即与我们预约,我们可根据需求提供上门服务。”

程丽红作为高明区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第一人”,从组建团队到规范的各种制度流程,每个环节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家床病人大多是行动不便的群体,长期卧床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褥疮,褥疮常常发出恶臭,程丽红都亲自动手清理并手把手教会家属护理患者的技巧。

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烈日炎炎,只要病人有需要,她都第一时间赶往病人家里进行诊疗。为了让家床科能够真正地为群众服务,她还主动与两家养老中心达成了合作协议,在高明构造了良好的医养结合关系,让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服务。

2016年,程丽红因出色的工作表现和怀揣一颗仁爱之心,被评为“高明区最美公卫卫士”。

■特写

他为群众

筑牢疾病防控网

除了直接诊治病人的基层医生外,佛山医坛还有一类医生担起健康教育、筑牢疾病防控网的重任,他们就是公卫医生。

历年来,在对疫情的控制上,公卫医生功不可没。在佛山,公卫医生杨泽锋就在此岗位上作出了表率。参加工作10余年来,他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以防病为己任,一直默默奋战在疾病防控工作第一线,先后参与抗击非典、甲流、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疫情,支援新疆、西藏疾病防控工作,一次次攻坚克难,完成紧急任务。

因勇挑责任、工作出色,去年他获得了“广东好医生”优胜奖。据悉,杨泽锋是“广东好医生”致敬活动23名获奖者中唯一来自疾病预防控制战线的代表。

常与传染病“打交道”的公卫医生

“公卫医生的价值是掌握社区整体的健康和疾病情况,作出整体的需求评估,起到公共卫生的管理作用,甚至是对临床作出指导。”杨泽锋说,大部分医生直接面对的是患者个体,而公卫医生则大多面对健康人群,提供一级预防,在人群中像推销产品一样,传播健康知识,为群众提供科学的疾病预防常识,“简单来说就是‘治未病’”。

事实上,群众对公卫医生的了解并不深,公卫医生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处处藏着危险。像杨泽锋一样的公卫医生,要时常与传染病“交朋友”,熟悉它,摸清它的脾气,才能教会群众防御传染病的方法。

自2003年毕业后,杨泽锋就进入了佛山市疾控中心,在传染病防制科,天天与传染病“打交道”。疫情来临时,他必须冲在前面,在第一线开展调查,并与患者面对面沟通,收集和了解疾病的特点、规律,然后写成报告上交给防控指挥部,经过市政府和专家组的讨论后,形成一整套疾病防控的方案。

每当疫情平稳时,培训基层防疫人员,对疫情进行动态监控等,已耗掉他不少时间和精力。因疫情发生带有不确定性,他常常要加班加点处理事情,在疫情发生时,节日加班是常有的事,连春节都不例外。

如今他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万一出现疫情就必须马上行动,除了坐飞机时是关机,其余时间手机都是待机状态。”他说。

“这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但非常有意义。”对于杨泽锋来说,这份“高危职业”带给他的,没有惊慌和惶恐,更多的是责任感和成就感。“公卫医生的能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我们现在做的可能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们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群众,我们可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整个地区的人防御疾病侵扰。”他说,这就是这份职业的魅力所在。

“如无意外,我应该会一直做与疾病防制有关的工作。”他笑说。

疫情发生时他“冲锋在前”

疫情发生时,杨泽锋总是冲锋在前。

2014年,佛山出现第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一接到报告,佛山市疾控中心的团队就冲到了前线,到疫情区了解情况,面对面向病人了解情况。

而在2010年,某市发生了国内首起基孔肯雅热的本地暴发的疫情,他也是立即赶到东莞,投身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工作。他在那里待了整整一个月,几乎每天都去疫情区域和患者面对面交流沟通,了解临床表现,以及流行病学史,积累疾病的资料。

2011年和2016年,杨泽锋更是主动请缨去了新疆和西藏,参与脊髓灰质炎疫情以及疟疾疫情的防制。“这些地方确实需要公卫医生用专业技术协助当地开展疫情防制工作。另外,通过我们的工作,可以减少当地群众受到疾病的危害。”杨泽锋说,这是一名公卫医生的职责所在。

2011年去新疆时,他的儿子才5个月大,当时家人不解,他在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获得家人支持后,便毅然出发了。到新疆后,他作为卫生部赴新疆专家组成员协助当地开展防控工作,为新疆的脊髓灰质炎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新疆时我看到不少患者因为感染了病毒,手脚无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同时也影响到家人。”杨泽锋说,他当时特别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把疫情尽快控制住,减少对更多人的伤害。

杨泽锋与并肩作战的专家指导当地基层单位推广疫苗补服工作,对15岁以下的人群全部补服疫苗,同时督导、评估基层单位的工作,及时把疫情控制住。

而在西藏,他来到国内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墨脱,支援当地消除疟疾工作。

在墨脱的半年期间,他走遍了疟疾重点防控的乡镇,培训了全体乡、村医生,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疟疾防控工作机制,并编写了系列工作指引,使墨脱县基层卫生防疫人员的思想理念、技术水平和工作方式得到了较大提升。

截至援藏任务结束时为止,2016年墨脱尚未发现新发疟疾病例。通过杨泽锋和其他疟疾防控专家的努力,有力地推动并加快了墨脱县消除疟疾工作进程,该团队也获得了当地的多项表彰。(李晓莉 张银钿)

(责编:许心怡、杨迪)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