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五术 » 道学命理术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古代铜壶滴水计时法_日中-计时-鸡鸣-夜半-



核心提示:中国古代的记年、记月与记时,最初是根据日出、日落和月亮的圆缺以及气候的寒暑冷热变化来定的。相传在黄帝时,中国就创制了用来计时的漏水器,叫做“漏刻”,简称“漏”。古代人们根据寒暑的变化现象,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不同的时段。比如春季就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春就是初春或早春,季春就是暮春或晚春。古人还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晦就是月

原题:古代铜壶滴水计时法
词频:日中,鸡鸣,夜半,称为,日出,点到,时辰,分为,点为,计时,时间,黄昏,子时,古代,月亮,古人,点卯,季春,这是


中国古代的记年、记月与记时,最初是根据日出、日落和月亮的圆缺以及气候的寒暑冷热变化来定的。相传在黄帝时,中国就创制了用来计时的漏水器,叫做“
漏刻”,简称“漏”。

古代人们根据寒暑的变化现象,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不同的时段。比如春季就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春就是初春或早春,季春就是暮春或晚春。

古人还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晦就是月终;朔是初一;弦分上弦(就是每月的初七、初八)下弦(每月二十四、二十
五);望就是十五。

古代人们又根据日夜的轮换,把一天分为若干时段。比如按照太阳的出没,分为日出、日中、日入。日出也称为旦、早、朝、晨;日入称为夕、暮、晚、昏,也
称为日夕。古时候人们每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称为“食时”;晚饭在日入以前,称为“哺时”。日入以后先是“黄昏”,然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即半夜)。接着是“鸡鸣”,也称为“昧旦”或“昧爽”,就是天将明的时候。鸡鸣以后是“平旦”,也称为“平明”,是指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到西汉时期,人们开始把一昼夜的名称固定下来,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个时辰,并且用十二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每个时辰正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夜半就是子时,是现在的二十三点到一点,所以古书上把这个时辰称为“子夜”。午时是从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也叫“日中”。古书上常有“点卯”的记载,点卯就是在卯时上班报到。

这是-------日晷


中国古代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一天的时间,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曰两餐,早饭在曰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曰昳”(太阳偏西)以后,曰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十二时辰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 1/2 12下一页尾页






  •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